
提供假资料后果
申请人如没有相关帐号,可选择“无(None)”。但若提交的信息被查出失实,会招致“拒签”等“严重后果”
牵涉哪些社媒平台
除了Fb、Google+、Instagram和LinkedIn等,华人常用的豆瓣、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优酷,俄罗斯的VK,比利时的Twoo,以及拉脱维亚的Ask.fm等都在列。微信则没有上榜
享受豁免者
•企业帐号不用提供;
•特定外交及官员签证类型(DS160)未见相关规定
可能引起注意的敏感词
•恐怖主义相关,比如爆炸、枪械、化学物品、炸藥等;
•带有移民倾向的,如美国买房、买车、结婚、月子中心、美国福利、庇护等等;
•非法打工类的,代购、兼职、月嫂等;
•体现刑事犯罪纪录和犯罪意图的言论
美设敏感词网络言论需谨慎
图:美国国务院自5月31日起要求美国签证申请人,提交五年内使用过的个人社交媒体帐号名称、电邮和手机号码\新华社
据环球网报道:中国申请人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应该要算微博和微信了,面对美国签证申请新规,律师建议,在社交媒体上贴文时,应当尽量避免与恐怖主义、非法打工以及犯罪倾向有关的内容。
美国休斯敦金润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移民及商业律师陈文表示,从法律层面看,新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恐怖分子进入美国,所以敏感词彙肯定也跟恐怖主义相关,比如爆炸、枪械、化学物品、炸藥等。“咱们中国人在微信和微博上谈论这些内容比较少,应该不会影响大部分人。”
2012年,美国国安部曾公开一份用於监察社交网络和在线媒体上恐怖分子和其他威胁的关键词和语句名单,名单很长,包括袭击、基地组织、髒弹等词语,但此外还有一些看似没有关联的词语,比如猪肉、云、团队、墨西哥等。
陈文说,中国人在社媒上谈论更多的应该是美国政治,但是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是保护言论自由的,所以谈论一般的政治问题应该问题不大。“但也不能太出格”。
对於持学生签证、旅遊签证、商务签证的入境者,是不允许在美国工作的,因此社交平台上也应避免提到引起非法打工嫌疑的言论,比如帮别人工作、自己打工之类的,以免被海关审查到。
另外,如果在国内有过刑事犯罪纪录,美国可能会进行更严格审查,这方面的言论也要注意。再有就是,“如果能从社交媒体上看出来你有在美国犯罪的意图,即使不是恐怖行为,也会遭到严格审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