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里克还希望能找到这些残余物。他在1938年的结论报告中写道:“在沼泽地下方25米之内的地方,我们应该能找到一大块含镍的铁矿石,每块碎片或许都有一两百公吨重。”
俄国研究人员后来称,引发爆炸的是一颗彗星,而非陨石。彗星主要由冰、而不是岩石构成,这样一来,找不到来自外太空的岩石碎片也就说得通了。彗星的冰块可能在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便开始蒸发,一直到撞上地面为止。
但问题到这里还没有解决,因为这场爆炸的性质还没有弄清楚,不久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古怪的理论。
大多数小行星的轨道都非常稳定,有很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有些人指出,通古斯大爆炸可能是物质和反物质相撞的结果。当这一情况发生时,粒子会发生湮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还有人认为,这次爆炸属于一场核爆炸。还有一种更离奇的说法称,一艘外星飞船当时正在前往贝加尔湖寻找淡水,结果坠毁在通古斯附近。
就像你认为的那样,这些说法没有一个能站得住脚的。然而,在1958年的一次现场勘探中,研究人员在土壤中发现了少量硅酸盐和磁铁矿的残余。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些矿物的含镍量很高,而这是陨石的标志性特征。看来“陨石说”终究还是成立的。K?弗洛伦斯基(K.Florensky)于1963年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希望能对那些更加稀奇古怪的理论发起挑战。
“虽然我知道耸人听闻的宣传方式在吸引公众注意力方面有巨大的优势,但我们应当强调,被歪曲的事实和错误的信息所引发的兴趣是不健康的,绝不应当被当作科学知识向前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未阻止人们提出更加异想天开的点子。1973年,著名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可能是一个黑洞与地球相撞引发了这场爆炸。但这很快便引起了他人的驳斥。
为什么爆炸地点没有发现撞击坑,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陨石撞击地球比我们以为的频繁得多。阿特米耶娃指出,像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是人类心理的副产品而已。“有些人就是喜欢秘密和所谓的‘理论’,他们是不会听科学家的话的。”她说道。一场剧烈的爆炸,再加上找不到宇宙陨石的碎片,可以说很适合进行这样的揣测。
但她也表示,科学家必须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因为他们已经花了太多时间在分析爆炸地点上。他们更关心体积更大的、可能会引发全球物种灭绝的小行星,类似于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
2013年,一支研究团队终于给之前的大多数猜测画上了句号。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维克多?克瓦斯尼茨亚(VictorKvasnytsya)带领其手下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78年从爆炸地点收集的岩石显微样本。这些岩石均来自于陨石。最关键的是,他们分析的碎片是从1908年形成的泥炭层中找到的。
这些碎片中含有细微的蓝丝黛尔石(lonsdaleite),这是一种碳矿物,晶体结构几乎和钻石一模一样。据我们所知,这种特殊的矿物是当一种含有石墨的结构(如陨石等)撞击地球时形成的。
“我们对通古斯地区样本的研究,以及其他许多专家的研究都显示,通古斯大爆炸与陨石有关,”克瓦斯尼茨亚说道,“我们相信通古斯事件并不是由超自然力量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