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魏延为什么要谋反
再来看看魏延跟杨仪两个人,魏延是刘备当年重用的武将,他本人很有才干,在朝臣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但是魏延为人在朝中相当高调,再来看看魏延跟杨仪两个人,魏延是刘备当年重用的武将,他本人很有才干,在朝臣中有相当高的地位,但是魏延为人在朝中相当高调,目中无人,朝里的人几乎都让他三分,唯独杨仪不买他的帐,杨仪是一个文弱书生,但他在处理国家的大事上很有才干,很受诸葛亮的重视,魏延跟杨仪可谓是当时蜀国朝中的一文一武的人才,但两个人偏偏没法和睦共处。
最终导致这场疑案也许是事出有因。杨仪最后脚踩魏延头颅、夷魏延的三族,有明显公报私仇的成份。因此来看,魏延不是谋反,只是和杨仪的内讧、争权。至于谁对谁错,两个人都有责任。相比之下,魏延的过错更大些。
魏延简介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深受刘备器重。
刘备入川时魏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期间魏延多次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一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因而认为自己无法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与长史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