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十万大军攻蜀 为何曹爽的数万大军拿不下汉中

时间:2018-01-03 17:58:52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魏延

  公元230年,曹真率魏军进攻汉中。魏军主力由于道路艰险而行军迟缓,很快天气状况恶化,连降大雨,道路断绝,无法进军,魏国高层要求撤兵的声浪也日益高涨。至九月,曹真受诏撤退,而魏延、吴懿也在阳溪大败郭淮、费耀,魏军的进攻至此无果而终。魏延的汉中防守战略成功经历了考验。

  接下来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244年曹真之子曹爽伐蜀了。

  此时距离魏延被冠以谋反罪处死已过去10年,负责汉中防御的是蜀将王平和刘敏。这两人配合默契,刘敏率军把守据点,王平领兵保护刘敏的侧翼。曹爽大军抵达兴势后,迟迟拿不下前方蜀军防守的关卡,“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此时蜀国大将军费祎也率领援军及时抵达了汉中,魏国参军杨伟、太傅司马懿力劝曹爽退兵。五月,曹爽引兵撤退。魏延的汉中防守战略再次成功经历了考验。

  费祎

  魏军损失惨重

  真实历史上的曹爽伐蜀,魏军遭受的损失很大,绝没有《虎啸龙吟》那般轻描淡写。

  首先就是在进军汉中的途中,关中少数民族氐、羌未能及时提供大军足够的粮草(曹魏将少数民族强行迁徙于关中,并让其承担高额军费开支),饿死了无数头牲畜,沿途都是乞讨的百姓。长安至汉中一路上的经济民生被曹爽搞得一塌糊涂。连在自己地盘里行军时后勤都搞不好,不知道曹真泉下有知会不会被儿子气的活过来。

  另外,魏军在撤军途中遭到了费祎率领的蜀军主力截击,士兵死伤惨重,勉强退回关中。

  至此,曹爽伐蜀的闹剧告一段落,曹魏的世家坚定了对司马懿的支持,曹爽离身死族灭更近了一步。

  魏延的汉中防守战略被弃

  公元256年,姜维进封大将军,掌握了蜀国的军权。他弃用魏延的汉中防守战略,他的战略是放弃外围防线,放任魏军进入汉中,退守汉、乐二城,并且防守阳平关,把魏军关在汉中平原,坚壁清野再辅以游击战。待魏军粮尽退军,则一举出击,歼灭魏军。这种战略可以简称为“诱敌深入”战略。

  姜维的战略看上去很美,但它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太过想当然。不仅要求蜀国能实现各种作战要求,还需要敌人配合。战场千变万化,哪能都如他所愿呢。

  结果,当钟会于263年从蜀汉手中夺取汉中后,邓艾出其不意偷袭阴平,迫降蜀汉,姜维只好投降了钟会。

标题回顾:曹爽十万大军攻蜀 为何曹爽的数万大军拿不下汉中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