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敏霞在微博晒出了自己右小腿伤口照片。
在家乡上海,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以亮灯的方式为吴敏霞送上祝福,“外滩之窗”户外幕墙屏上也亮起了“四届奥运、五枚金牌,吴敏霞上海的骄傲”的字样。
“外滩之窗”户外幕墙广告屏为吴敏霞亮灯
上海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徐枫说:“吴敏霞二十余年的跳水生涯,充分彰显了一位上海姑娘的聪慧时尚、自信坚韧与创新进取,也很好地诠释了上海城市精神。她是我们上海女性的骄傲。”
现在,挂在吴敏霞脖子上的第五块奥运金牌,是最完美的告别。
吴敏霞(右)的第五块奥运金牌
1985年11月10日,吴敏霞出生在上海徐汇区龙华路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喜欢水的她经常光着脚跳到水坑里玩水,一天要玩好几次,乐此不疲。
6岁时,上海少体校的袁连英教练来到吴敏霞所在的龙华幼儿园选苗子,吴敏霞让教练眼前一亮。当时,现场共有百来个孩子站在一起进行身体素质测试,而吴敏霞成为了其中最出众的一个。
不光是跳水队,当时舞蹈班的老师也挑中了吴敏霞。吴敏霞的父母最后权衡再三,最后替女儿选择了跳水,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上海游泳馆离家更近一些。
吴敏霞与她的父母吴钰明、诸金妹
12年的奥运生涯,我们突然发现,赛场的磨炼早已让吴敏霞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涩女孩,蜕变成为了最美最美最美的上海姑娘。
对吴敏霞的家庭而言,奥运会就像是四年一道的“年轮”,为生活留下了深深印记。每一道印记都夹杂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苦与乐、失与得。
吴妈妈很感慨,吴敏霞总担心父母的身体,怕父母搬重物、爬楼梯不方便,2008年后给父母换了电梯房。吴敏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可做父母的还是把家中唯一一间朝南的卧房留给了她。舒服的公主床,宽敞的大衣柜,还有飘窗外一览无余的好风景,每天都在苦等主人回家。在这间房里,除了一副放大的肖像照片,其余的装饰品都是吴敏霞亲手缝制的十字绣。床头正中央,一个秀有“感恩母亲”的抱枕是吴敏霞送给妈妈的礼物。
女儿不常回来,吴爸吴妈很理解。无法回家探望父母,懂事的吴敏霞也总是以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孝心。一到季节交替,吴敏霞总是会帮父母准备当季的新衣。
难得见面,电话线串起吴敏霞与父母的思念,每周至少两次,只要听到彼此的声音,就会感到满足和安心。可是,报喜不报忧早已成为他们之间的一种默契。
因为怕影响女儿,夫妻俩很少去现场看比赛,也从不轻易打扰。父母的体谅,女儿当然明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吴敏霞总是尽可能按时拨通家里的电话,在吴钰明的印象中,女儿从不抱怨训练艰苦,也很少说起队里的事,很多时候,他们要通过媒体的报道才能知道女儿受伤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