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没人想要?

时间:2024-04-07 20:25:35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原标题: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没人想要?

比尔泰维勒的现状,请见上一篇文章

/02/

比尔泰维勒的过去

比尔泰维勒被「抛弃」的命运,跟19世纪的国土划界问题相关。

1882年,在经过一番苦战之后,英国军队占领了埃及,将其变为自己的附属国。

在这之后,他们选择继续向南征战,并于1898年,攻占了苏丹。

英国先后为埃及和苏丹划定了两条边界线,而正是这两条不同的边界,最终导致了比尔泰维勒被抛弃。

1899年1月,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关于共管苏丹的协定》,决定由英国派代表就任苏丹总督。

为了便于管理,英国政府在地图上,直接划定了一条笔直的协议边界。

这也是他们划分领土时最常见的方法。

但这却引发了问题。

直线下方的比尔泰维勒,常住的是来自埃及的游牧民族——前文提到的阿巴布达部落。

而直线上方的哈莱布三角(HalaibTriangle),一直以来都由苏丹管辖。

英国政府意识到协议边界存在问题,于是于1902年出台了修正案,重新划定了一版行政边界。

这一次,他们将比尔泰维勒划给了埃及,而将哈莱布三角划给苏丹。

本以为矛盾会就此消弭。

可事实上,这才是矛盾的开始。

埃及不愿意接受这个行政边界,他们更想按照协议边界,让哈莱布三角归自己。

而苏丹则主张新的行政边界,这样他们就能拥有哈莱布三角了。

那么,为什么他们都这么想要哈莱布三角?

一方面,哈莱布三角面积要大得多,是比尔泰维勒的十倍以上。

另一方面,哈莱布三角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毗邻红海,油气资源也非常丰富。而比尔泰维勒只不过是一片有牧民居住的荒漠。

而选择争取一条已划定的边界,则比单纯争取哈莱布三角,要有理有据得多。

毕竟,这两条边界都是英国划定、真实存在的。

正因如此,比尔泰维勒稀里糊涂地成了连带牺牲品,被「遗弃」了。

120多年过去了,两国都早已脱离英国的掌控,成为独立国家。

可哈莱布三角的主权,仍然悬而未决。

目前,该区基本上由两国共同管理。在可预见的短时间内,两国都不太可能在这里拥有主权。

相对应的,埃及镑和苏丹镑都是哈莱布三角的通用货币,两国的移动网络也都可以在这里使用。

同时,也依然没有一个国家想要比尔泰维勒。

埃及和苏丹谁也不想打破现在的平衡。

他们默契地共同管理哈莱布三角,默契地谁也不理比尔泰维勒。

可非常神奇的是,比尔泰维勒虽是「法外之地」,却并没有「堕落」,更没有变成犯罪之都。

一方面,由于荒漠较多,当地原住民比较集中,也基本都是阿巴布达部落的人,没有外部争端,在部落的管辖下,反而井井有条。

其中,人口最集中的地方,被他们直接称为比尔泰维勒镇。

这里有商店、餐馆、住宅,还有美味的街头小吃,和有政府管理的地方,看不出任何的区别。

另一方面,当地的原住民也有枪支。必要时,他们会自发地维护治安,保护居民。

◎原住民一般对游客还是很友好的,图为游客借用当地人的枪拍照。图片来源:YPT

环球旅行家赫尔曼(ChristophHeuermann)在去比尔泰维勒插旗时,就被原住民当成敌人,带到一处营地进行盘问。

他们藏匿了旗子,装作是一群游客,这才被放走。

不过,即便是这种情况下,原住民们还是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临时住所,甚至杀了一只羊。

事实上,他们并不反感游客,只是厌倦了一批又一批所谓的「统治者」。

如果只是对比尔泰维勒本身好奇,仍然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旅行目的地,而不必忧虑这方面的问题。

/03/

怎么去比尔泰维勒?

你想去比尔泰维勒,看一下「法外之地」的人是如何生活的吗?

这里处处都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身着当地特色服饰的非洲人。

◎比尔泰维勒的沙漠和落日。图片来源:Christoph.today

其实,去比尔泰维勒旅行并非无稽之谈,许多旅行团都曾去过。

虽然疫情尚未终结,但想去的游客也不用着急,因为比尔泰维勒就在那里。

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去比尔泰维勒有两种可行的路径:

第一种是从苏丹首都喀土穆出发,然后租吉普车一路向北行驶,一直开到比尔泰维勒。

路上,会经过许多沙漠地带。

这意味着,你需要找到一个熟悉沙漠路况的当地向导,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卫报刊登的驾驶路线图。图片来源:TG

这条路线是目前最实际的,也非常适合旅行,因为途中还串联了许多苏丹的知名景点。

如,壮观的索莱布神庙和梅罗金字塔。

◎索莱布神庙。图片来源:Christoph.today

◎梅罗金字塔。图片来源:Christoph.today

而在距离比尔泰维勒最近的聚居区——阿布哈马德(AbuHamad),还有许多淘金者。

这对没有见识过淘金的游客来说,也非常有趣。

◎淘金者们的营地。图片来源:Christoph.today

第二种是从埃及最南端的城市阿斯旺出发,租车向南穿过广阔的干旱地带,到达比尔泰维勒。

但其中大部分地区,都是埃及军队划定的禁区,未经许可,无法经过。

前文提到的希顿,就是在埃及政府的默许下,通过这条路去的比尔泰维勒。

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方案:

加入青年先锋之旅(YoungPioneerTours,简称YPT)的比尔泰维勒旅行团。

他们选择的也是第一种路线,但途中的车辆、向导等,都已经安排妥善,对普通游客来说,更方便和实际。

也许,各位也可以在精心策划之后,去看看这片「法外之地」的风景。

但我们的建议是,不要进行「插旗」一类的占领活动。

也许,对你我来说,到所谓的「法外之地」,搞「插旗占领」可能只是出于一时好玩,并没有想要凌驾于当地人之上的意思。

但对原住民而言,这是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却一次次莫名其妙地被外国人「占领」。

这个玩笑,对以这片土地为家的人来说,并不好笑。

更何况,比尔泰维勒虽然现在还是一个「法外之地」,但它已经具备了成为主权国家的条件。

1933年的《蒙特维多国家权利义务公约》中,给出了时至今日也比较通行的,一个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a常住的人口;b可确定的领土;c政府;d有能力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

而今年,比尔泰维勒已经有了自己的政府,也有了建交的能力。

可以说,这里从「法外之地」变成「法内之地」,只是时间问题。

身为来访者,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的发展进程,而不是以「法外之地」为依仗,视比尔泰维勒的主权于无物。

毕竟,他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而自始至终,他们想要的,都不过是安宁的生活,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GarethJohnson.BirTawil:TheStrangeTaleofUnclaimedLand.YPT,2020.ThebattleofBirTawil.DelayedGratifiaction,2015-09-04.ChristophHeuermann.HeldHostageByBedouinsInTerraNullius:MyTrekToAndEscapeFromBirTawil,2019-12-08.WhyNobodyWantsThisPartofAfrica.Youtube@RealLifeLore,2021-09-01.

责任编辑:

标题回顾:原创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什么没人想要?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