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实事件改编」故事,应该注意些什么?

时间:2024-04-07 15:58:17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任何真实事件的产生,都有其可以归一的共性和只属于自己的个体特征,这里我们可尝试借用学术研究中常用的两个方法(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来对真实事件进行再梳理,吃透事件里的人物和情节,以及所折射出的社会性,以此作为指导我们进行创作改编的底层思维。

假设我今天肚子痛,要去看医生。如果看的是中医,医生可能会问我:「你最近吃什么了?什么时候开始疼的?」他想从前后相继的事件中,以及病症的发展变化中找病因,这是历时研究。如果看的是西医,医生会马上给我开两张单子:「去验个血,做个 B 超。」他想从血液成分中看看是否有炎症,从腹部 B 超中看看是否有病灶,从异常数据和异常形态上找原因,这是共时研究(节选自《故事法则》,施爱东著)。

真实事件的曝光,类似于西医「共时研究」的过程及结果。而当真实事件开始辐射,并向热点社会事件持续发酵的进程中,人们更热衷于发掘事件背后的故事,这就有点「历时研究」的味儿了。当我们以真实事件为创作起点时,则需要二者的综合考量,可以将其看做 X 轴和 Y 轴的相交,一个做当下的深度分析,一个拉长时间线和边界做广度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重新梳理真实事件,并不是我们的创作目的。真实事件的故事化,从情节上来说,是一个从已知真实事实(非虚构)到未知故事(虚构)的过程,未知才是创作的重点;从情感诉求上来说,是共情点的再次被接受和再次放大,如何让共情点再次被接受,而不是减持和消耗,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从文学的社会意义来说,是从事件提取和实现故事内核的多面及深层次挖掘。

公众已然对真实事件熟稔于心了,如果只是简单还原,并未对其闭环有任何的突破,那么这种创作必然是被摒弃的,也谈不上创作二字。我们可以结合故事化的注意事项,尝试以以下几种方式来对真实事件进行加工创作。

电影《落叶归根》是由背工友尸体回家的新闻事件改编而成。

电影中老赵(赵本山饰)带着工友的尸体在回乡途中不断出现状况,不断遇见不同的人及发生各种冲突。这些人和冲突是真实事件中不存在的,完全脱离了新闻的原貌,但它们却贡献了《落叶归根》的大部分剧情。

更重要的是,背工友尸体回家这一心酸往事,被电影以喜剧的方式呈现,让人们暂时摆脱了社会事件本身的沉重感,让观众在啼笑皆非的观影氛围中更加体会到偶发新闻事件背后普通小人物的无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扩充了,更是一种全面的升华。

真实事件往往只能提供一个固定视角的叙事框架,粗糙无细节,事件本身又比较孤立,报道内容又无预设立场。做信息扩充时可针对这些特质进行相应的补充调整。

比如笔者曾看到过多篇以 20 年某南方城市杀妻案为背景创作的故事,很遗憾的是大多数只是对案件本身的臆想,这样的作品既不尊重案件事实,就故事而言,也没有任何的突破,甚至有些将其改写成家庭几代人的狗血大剧,这种没良心的做法实在是不可取。

当然,也有构思比较不错的作品,作者将印度某些落后部落的杀妻事件和该案件做了结合,从民间陋俗和法理的冲突出发,将故事放在落后地区,对法不责众这一话题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探讨,从而引起了更多的思考。

电影《我不是药神》主角程勇的原型是 2013 年震惊全国的印度抗癌药代购案的陆勇。陆勇本人也是慢粒白血病患者,因为妨碍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的罪名被提起公诉,后来由于 300 多名病友联名写信求情,使得检察机关撤诉,将其无罪释放。

新闻事件一出来,陆勇悲情英雄的形象就被固定了,如果电影在一开始也给程勇一个慢粒白血病患者的身份,就会面临着人物弧光出场就被拉满,腾挪空间小的危险。另一方面,电影的受众大多数是普通人,对于慢粒白血病患者所面临的困境,无法从一开始就感同身受,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极易去做文章埋冲突的。

于是我们看到《我不是药神》颇具心思地给我们展现了一段经典的「英雄之旅」。首先,把慢粒白血病患者的身份从程勇身上剥离(代入普通观众视角),给其以失意失婚的人物初始设定,赚钱是其人物动机。然后,当程勇身边被安排了一个患者小团队后,程勇慢慢显示出了「英雄的觉醒性」,特别是在黄毛等人死后。当然,反派张长林和瑞士正派医药代表的出现,又使得整个英雄之旅得以完全体现。

85 分钟的时长,要把凶残的盗猎分子、恶劣的自然环境、物质匮乏等诸多危险不断叠加在巡山队员身上。被流沙吞噬、被盗猎分子枪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不断盘旋升级。事实上,但凡有一些了解,就知道现实中的巡山队员不可能每次巡逻都会面临这些危险的叠加,将各种冲突进行集中白热化的处理,是因为电影叙事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给受众以心理上的强烈叩击。

笔者目前正在跟进的一个悬疑故事,创作来源是某地操场埋尸案。作者并未对社会事件本身做更多的补充(细节的补充就很可能落入累牍的陷阱),而是以此为出发点,将故事放在十年后(十年间未破案),讲了一个身受受害老师恩惠的孤儿学生向当年密谋者复仇的故事。

当然,作者并未止于此,又将故事中的警方及其家庭成员拉入这个学生的复仇故事中来,所有人和当年的事件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瓜葛。这种即使用了社会事件,又扩大了故事边界,强化了人物、情节间冲突的创作方式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当然从逻辑上说,任何社会事件都有改编的价值,都有改编成功的可能。但现实情况,创作者必须正视改编成功率的问题。以下笔者将从 4 点出发,谈谈自己的感想。

真实事件的生命周期是比较短的,即便上了热搜,也可能会很快消失。无论是将其改编成小说、网大或者院线电影什么的,都有个时间问题。如果说只是迅速地根据真实事件创作出短篇小说,基本上就不存在时效性问题,故事只要得当不差,一般都会收获相当的眼球。

若有意将其改编为长篇甚至 IP 化,则需要考虑的有,一是,同样有改编真实事件想法的作者肯定不止一个,甚至不少;二是,社会事件所折射出的本质及创作者试图延伸出的情节、主题等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还是以操场埋尸案举例,曾有影视方将其改编,但被受害者家属起诉。据说事后经过调停,影视方还是获得了受害者家属的授权和原谅,但需要注意公序良俗等情况。另外,以笔者目前正在和某公安作者策划一则大案的改编为例,真实案件的侦破过程跌宕精彩,但对「官面」牵扯颇多,又加上需要案件查办方的授权及更上一级部门的背书,虽然我们都有尽快动笔将案件完整呈现的冲动,但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一步步来,也做好了部分案情需要调整删减的准备。

区别于时效性,这里着重想说的是对市场的提前预判问题。对哪些真实事件的改编是颇有前瞻性的。

近几年,《战狼 Ⅱ》《山海情》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成绩亮眼,也和整个社会环境及市场需求正相关,预判性打到点子上,是有成为头部作品的可能的。这需要创作者对社会事件有着更深的研究分析能力。

共情点必须在作品中再次呈现,再次让受众接受到。同样,创作者自己也应该在作品中将其保留甚至放大,这对创作者来说,也是个再次被接受的过程。

真实事件之所以让人动容,根本原因在于「感同身受」这四个字,那些让我们落泪的、愤怒的、无奈的情绪是牢牢依附在真实存在、真实感受之上的,它们应该在创作者的内心打上思想钢印。这就要求在改编过程中,不能舍弃这个根本,不要忘了最初拿起笔去创作时的根本冲动。「感同身受」四个字有着「字少事大」的特质,它极有可能是衡量一部作品优秀与否的水下冰山。

标题回顾:写「真实事件改编」故事,应该注意些什么?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