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他激动地站了起来。
06
几天后,谭丁的生命投融资公司就成立了。
没有注册,没有挂牌,没有雇员,没有庆典,只是在一座写字楼上租了间办公室,摆了一张桌子,放了两条沙发,就算开业了。老板自然是谭丁,员工自然也是谭丁。接下来,他就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事业中来。两个月之内,他必须要完成一笔交易。除了做各种的地下宣传之外,他还得主动出击。
他首先想到的是乔鹤。
得知谭丁是和赫白合作,乔鹤勉强把五年的生命值存入到谭丁的账户。赫白说过,利息是按月预付的,所以谭丁当时就支付了乔鹤首月的利息——他的月利是百分之三,这样他就有百分之二的利润。谭丁算了算,如果乔鹤这5年的生命值在赫白那里存一年,就能获得总利息3年,支付给乔鹤1.8年,自己能获利1.2年。对于现在的谭丁来说,这简直是个大数字了。
赫白毕竟是做大事业的人,一言九鼎,果然预付了首月的利息。现在,谭丁的生命值增加了一个多月,时间宽松了许多,谭丁的信心大增。他的脑海里仿佛看到生命账户余额像秒表一样地极速飙升。
谭丁的第二个顾客是个女孩,名叫梓月,是看到广告主动过来的。
梓月是从农村来的,很单纯的样子,现在给人家当保姆。她丝毫没对谭丁公司的这项业务表示过怀疑,仿佛在她的意识里,只要是公司,承诺的就一定能兑现,尽管这个公司未必是合法的存在,尽管就是合法的公司也不能保证永远存续。
她说:“和我一起从农村来的几个姐妹,她们都卖掉了生命,现在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我也想卖,可是我的生命值太少了,只有68年。我现在都已经28了,还剩下40年,都不够我自己用的,哪能卖呢?嘿嘿,我是不是很怕死啊?是啊,我就是怕死,哪怕只卖一年的生命都不行。如果我有钱的话,还想买一些呢,再买32年,凑够100岁!现在好了,有了你们公司,我就可以以命赚命了。”
谭丁微笑道:“是啊,人类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谁说不是呢?人们说现在的农村网络发达了,可是比起城里来,还是思想落后。”梓月说,“如果不来城里,哪有这样的好事?——我想问一下,每月的利息我还可以复投吗?”
“当然可以。”
梓月想了想,“那么,你帮我算一下,35年的生命,每月的利息都复投,5年后是多少?”
谭丁在计算器上按了一会儿,得到一个连他都激动不已的数字:“是205年!”
“啊,这么多!”梓月惊得瞪大了眼睛,声调也变了,“那太好了!那就这样,我的40年余额,留下5年,其余的都投了,每月我过来复投一次。5年后我都取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卖掉几年过好生活了。”
于是,梓月办了手续。她意气风发地离开时,就成了一个只有五年生命的女孩了。
07
谭丁的生意日渐好了起来,陆续有前来投资生命的客户,多数都是一年两年地试水,不敢多投。梓月介绍来不少人,在她的怂恿下,投资额度都不小。
一个月头上,乔鹤申请了退本,谭丁没多说,直接给他转了账;又一个月头上,乔鹤主动来投资了,这次他直接投了50年;过了两个月,乔鹤再次申请了退本;只过了半个月,乔鹤又来了,这次,他和梓月一样,只留下5年的余额,其余部分都投给了谭丁,同样采取了复投了策略。
谭丁踌躇满志,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他租了新的办公场所,雇了大量员工,他完完全全步入了富人的行列。这时他才明白,自己过去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赫白就是一棵大树,他却不懂得好好利用,差点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一次劫难,换来一次涅盘,值了!谭丁这样想。
08
可是好景不长,仅仅过了半年,赫白就暂停了利息兑付。
赫白说:“啊呀,真没想到生命的需求量这么大,也真没想到现在的有钱人居然有钱到那种程度,那些富翁,那些高官,动不动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地买命,我几次调高价格,仍然供不应求。我有些统筹失误,卖得快了,但来卖命的人却最多卖个三五年,现在的人们都不缺钱了。所以我们的生命账户余额不多了,只能暂停兑付利息。你那里先帮我垫付一下,不能引起民众恐慌,否则都来要求退本,那就彻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