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外面打工和表嫂住,恋上嫂上的床全文阅,抱着边走边律动上楼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补碗匠叫赵光义。赵光义是补碗匠中的高手。这天,赵光义挑着工具担子,刚走进一条胡同,便被一个人拽进一处院子里。这个人叫王直,他捧出一只精致的匣子,让赵光义修补里面的破碗。
外面打工和表嫂住 恋上嫂上的床全文阅 抱着边走边律动上楼梯
赵光义看了一眼匣子里面的东西,脸色骤变,当即抱拳拱手,说:"在下技艺平平,难当此重任。"说罢便转身要走。
王直一把拽住赵光义,目露凶光,对赵光义说:"补好碗有赏,否则死路一条。"
就在两人僵持时,从里间走出来一个人,喝住王直,向赵光义躬身道歉,恳求赵光义出手,帮他修补好那只破碗。
赵光义还礼时,抬头一看来人,眼睛不由一亮,说:"这位爷,您可是陈庆之?"
那人一愣,说:"你是?"
赵光义激动地说:"恩人!您怎么不认得我了?我是赵光义呀!"
陈庆之一听"赵光义"三个字,浑身一颤,盯着赵光义的脸看了老半天,才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道:"恩人!真的是你?"
赵光义和陈庆之相遇,怎么互称对方"恩人"呢?原来,十年前的一天,赵光义外出补碗,被一群兵丁拦住,为首的就是陈庆之。他求赵光义去补一只细瓷汤盆。因为前些日子陈庆之带兵剿灭了叛党,缴获了不少战利品,其中就有一只价值不菲的金鱼嬉水细瓷汤盆。
按照当时的惯例,必须把贵重的战利品上缴。可士兵不小心把贵重的细瓷汤盆打破了,这可是要被重罚的呀。陈庆之被逼无奈,决定死马当作活马医,找个补碗匠补补,这才拦住了赵光义。
赵光义跟着他们进了军营,对着打破的细瓷汤盆整整琢磨了一宿,然后采取内钉打铆的办法,补好了细瓷汤盆。赵光义又在锔钉外面抹上细釉,还把那几道破痕修成了弯弯的水草,和原来的金鱼嬉水浑然一体。
当时,陈庆之一定要重谢赵光义,可他坚决不接受。陈庆之见赵光义孤身一人,便帮赵光义说媒,让他娶了亲。后来,赵光义夫妻远走他乡,和恩人陈庆之也就再也没见过面了。赵光义指着那只碗问道:"恩人,这可是极品白玉碗呀,你怎么把它弄破了?"陈庆之长叹一声,说:"我全族的命都系在这只碗上了!"
原来,陈庆之与赵光义分手后,他带兵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皇上十分器重他,封他为侯,并赐江山万代白玉碗一只。前天,宫里传旨,七日后皇上要驾临于府,命陈庆之早做准备。
陈庆之知道,设宴恭迎皇上时必须用到江山万代白玉碗,可那只碗竟然鬼使神差地被打破了。打破御赐之物,这可是灭门大罪,陈庆之吓得魂飞魄散。待他冷静下来,就想故伎重施,找个绝顶的补碗高手修补白玉碗。他得知民间有个补碗匠手段高超,就命王直把他请来,没想到请到的竟然就是当年的恩人赵光义。
赵光义沉思半天,说:"事已至此,咱们就赌一把吧!"
赵光义让陈庆之准备好七天时间,备上美酒,关好院门,不许任何人打扰。然后他把那只打破的白玉碗摆在桌上,盯了三天三夜之后,才慢慢动手。他像春风抽柳芽一样摆弄着那只破了的白玉碗,直到把碗严丝合缝地弄到一块。然后拿来美酒,面对白玉碗,一杯接一杯地喝了起来。赵光义整整喝了一天一夜,突然一张嘴,一口鲜血喷到了白玉碗里,随即他整个人瘫倒在地,昏了过去。
陈庆之闻讯赶来,救醒赵光义。赵光义捧过白玉碗,只见碗完好如初,原来的破损处变成了一轮旭日,怎么看怎么有意境。
陈庆之喜上眉梢:"恩人,修好了?"
赵光义没有回答,取过酒壶,慢慢把酒倒进碗里,随着碗里的美酒慢慢斟满,那旭日竟然散放出淡淡的红光,整碗酒仿佛被红日映成了淡淡的粉色。
陈庆之立马跪在赵光义的面前,泪流满面地说:"绝技!恩人,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