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如果孩子自己积极性不高、脑子不好,父母急得要死,那更是没啥卵用。
所以说最近这两年,不少高知家庭已经开始重新反思之前的教育模式,前些年那种从小学开始就补课不断地模式已经改了不少。毕竟大家都是学霸过来的,都清楚“知识优势”这东西并不能一直保持下去,太多人高中之前一直挺好的,一上高中立刻歇菜了。
还不如专注培养一些能持续一生的优势。
那啥优势能持续一生呢?
想想就知道,那肯定是体能嘛。于是这两年很多家长开始放弃类似补课、围棋,钢琴,小学奥数什么的,然后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强化体质,带小孩去溜达,爬山,或者练攀岩等等。
大家也都看明白了,强健的体魄才是第一生产力。一线做题家们当初从小镇冲到一线,并不是靠父母天天给他们报班,也不是靠父母天天看着写作业,主要是靠身体好状态足注意力强,能经得住残酷的淘汰赛的筛选。体质好的孩子,哪怕在高中开始发力都不晚。
这种观念大概率会在接下来几年里扩散开。
事实上大家观察下国家的政策, 明显也是这个意思。不让小学生排名,学校教的东西越来越少,也不让校外教。主要也是国家清楚小学那点知识,学得再怎么猛,也是屎上雕花,对后期影响极小,还不如大家都轻松些健康些。
关键是学习对孩子玩的时间挤占太厉害了,最后绝大部分人学没学到啥,玩也没玩到。所以国家出手推动小学“去功利化”,其实这已经很接近美式教育的小学阶段了。
更关键的是,学历接下来肯定是不断贬值的,这个没啥悬念。
因为大学生从二十年前的几万人,一顿狂飙到现在上千万,无论如何也谈不上稀缺了。不稀缺的东西肯定是要不上价,除非你把自己弄成稀缺的,比如考上清北,可是绝大部分人是真考不上,死也考不上。
尤其这两年好岗位其实是急剧缩水的,更加加重了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