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中小企业配套能力,“链主”和“链属”企业融通发展。
刚闭幕的首届链博会上,欣旺达最新研发成果——闪充电池吸引业内人士驻足。“得益于车企开放供应链,我们的电池技术在市场历练中不断改进。”欣旺达品牌管理高级经理何伦忠说,目前这款电池10分钟可充至电量的80%,最高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
12月1日,参观者在首届链博会宁德时代展台了解换电系统。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12月1日,参观者在首届链博会宁德时代展台了解换电系统。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我们面向全行业开放数字化转型升级核心能力。”TCL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王成说,目前TCL东智工业应用智能平台已推广到20多个细分领域,助力50多家制造企业建成数智化工厂。
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引导中小企业精准补链,产业生态优势不断形成。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区域联动中增强韧性。
每秒钟有约58米光纤产出,龙头企业核心配套基本可就近解决……行走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光谷,这里的高效协同令人感触尤深。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强说,通过打造光通信全产业链,光谷带动100余家上下游企业发展,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用‘一束光’赋能‘一座城’”。
在宁德,以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锂电池全产业链技术布局,每个电芯生产耗时仅需1.7秒;在株洲,轨道交通领域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协同,本地配套率达80%以上……纵横铺设的集群网络,不断勾勒出中国制造“新版图”。
不可否认,我国工业经济仍处于恢复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机遇和挑战并存。但庞大的市场、完整产业体系提供了强劲支撑、蕴藏无数创新力量。做强实体经济这个发展根基,必将扎实巩固中国经济企稳恢复势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释放持久动力。(记者张辛欣、申铖、王悦阳、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