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然,多国政府普遍希望避免危机第一阶段时采取的全面封锁,但面对严峻的形势,多国管控措施不得不再次升级。有专家认为,封锁措施升级或将延迟欧元区经济复苏,欧洲经济面临“二次衰退”风险。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日前称,担心第二波疫情延迟欧元区经济复苏,疫情可能使期望中的“V”形复苏轨迹的后半段摇摇欲坠。
受“二次封锁”影响,欧洲经济活动再度走弱,在贸易和餐饮消费等高频指数上均有所体现。数据显示,欧洲三大股指在28日全线下跌。此前,26日公布的最新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在连续回升五个月后转升为跌。
大多数分析师预计,欧洲央行或对最近陷入通缩的欧元区经济做出反应,将在12月其紧急债券购买计划额外增加5000亿欧元。与此同时,欧盟计划中的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仍在讨论中。
日前,英国正式反对党影子大臣多德斯在下议院表示,不实施全国性的短期“断路器”式封锁,可能会使英国经济损失1100亿英镑(约9570亿元人民币)。欧盟委员会网站公布的各国预算草案显示,欧元区财政赤字总计9760亿欧元(约为76128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8.9%。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警告,要避免经济出现“断崖效应”。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分析,欧洲疫情反弹由多种因素造成,比如在疫情缓解后过快解除限制措施;难以充分检测、追踪感染病例等。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鲁格博士指出,“不仅政府放松了限制,人们也放松了警惕。”
欧洲国家今夏确诊病例减少,人们难免放松警惕。意大利罗马、德国柏林、荷兰海牙等地一些人近日还举行了抗议活动,反对政府重新收紧限制措施。此外,经济困境也加大了政府加强疫情防控措施的决策难度。
据路透社报道,迈克尔·瑞安在一场记者会上表示,一些亚洲国家,才是真正抗疫成功的模范。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通过追踪、阻隔和居家令降低了疫情的传播速度,这些国家的政府在一段长时间内施行防疫约束措施,在病例数下降之后仍然坚持不懈,没有因此而减少检测中心,反而增加了病毒检测,它们也没有因此而减少临床治疗能力,反而加强了治疗能力。
“这些国家冲过终点后还在继续奔跑,因为它们知道这场竞赛还没有结束。”迈克尔·瑞安说,太多国家给自己设了一个幻想中的终点站,它们跳过这个终点站后就开始松懈下来。
路透社报道称,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新冠病毒感染数量显著下降,而中国依然对疫情保持高度警惕。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表示,在与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中国政府毫不松懈,每当出现新增确诊病例,卫生部门都会迅速进行大规模检测。
“抗击新冠疫情没有什么神奇的解决方法,而是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无论是个人还是各国政府都需要作出牺牲,这样才能领先病毒的传播速度,控制疫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