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为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 193名流浪乞讨人员将落户天津

时间:2020-10-14 15:08:26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每一座城市都有流浪乞讨人员,大部分是因为身体缺陷导致的流浪,流浪人员的处理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近日,天津民政就做了一件十分暖心的举动,天津为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193名流浪乞讨人员将落户天津,网友们纷纷在网上称赞天津这一举动十分有人情味,让大家看到了原来流浪人员的处境也能变好。下面,大家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哦~

  193名流浪乞讨人员将落户天津

  据天津民政官微消息,日前,市民政局事业处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领取了193名流浪乞讨人员的落户通知书,这标志着天津市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工作得以全面贯彻和落实,天津市也成为全国直辖市办理流浪乞讨人员落户的先行典范。

  这193名“无名氏”,自身表达能力存有障碍,经多方寻亲无着、长期滞留在市、区救助管理站内的特殊困难群体,最长的滞留时间已经达到28年。落户后,他们将纳入到天津市保障体系进行安置,从此有了身份、不再漂泊。

  此次落户,历经市民政局与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两年多的协调磋商,出台了《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开展救助管理机构长期滞留的无户口受助人员办理落户登记的实施意见》(津民发〔2020〕25号),明确了落户程序。对于各救助管理站救助的,经全国救助寻亲网寻亲、今日头条寻亲、市级媒体登报寻亲、DNA血样采集比对、人脸识别比对方式寻亲无果满3个月的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予以办理在津落户。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天津市困难群体保障的重要一环。这部分人员是否能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检验社会救助安全网是否密实与牢靠的重要标志,是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津落户常态化机制的建立,推动了天津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保障了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更是为全国大型城市,特别是在直辖市范畴落实中央政策、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的现行典范,打通了大型城市落户瓶颈,实现社会救助兜底有效衔接,充分诠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资讯:广东升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行动将研究制定落户安置机制

  4月26日消息,广东省民政厅、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明确从2020年4月到2021年6月,在全省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

  据悉,专项行动分为三个阶段,2020年4月-2020年5月为动员部署阶段,各地要按照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措施,在今年5月底前形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2020年5月-2021年4月为组织实施阶段,集中力量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各项任务完成。2021年5月-2021年6月为巩固深化阶段,省民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梳理专项行动成效和经验,总结规律认识;各地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有哪些条件及原则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解决其基本困难的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遵循自愿、无偿、公开救助的原则。求助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救助站不予提供救助,并告知理由:

  ①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救助条件;

  ②拒不提供个人情况;

  ③进站前患有危重病、精神病、传染病、求助人身上有明显损伤,但本人拒绝说明。

  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进站手续:

  求助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①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②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

标题回顾:天津为流浪乞讨人员办理落户 193名流浪乞讨人员将落户天津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