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女童被虐打事件:“后妈心狠手辣” 为何多是生父不作为

时间:2020-04-29 16:30:17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因为,但凡她的父亲能有丝毫的责任心,就不至于让自己的配偶把孩子殴打成这样。说实话,真要是有点血性的男人,就凭“这一点”,“配偶”就可能被打成“熊猫”。毕竟,孩子是无辜的。所以,对于“生父后妈”来讲,确实可恶至极。

  不得不承认,对于幼年的孩子来讲,父母离婚确实是一种灾难。很多人强调,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心理会不太健康。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问题。因为,比起这些心理上的冲击,生活上可能受到的伤害更大。当然,这里不是谴责离婚的父母,而是要告诉他(她)们,离婚可以,但要保护好孩子。

  坦白讲,婚姻不健康,如果无法调和,离婚并不可耻。但是,离婚本身还不只是解套的问题,也要承担其中的责任。尤其,对于已经生育孩子的夫妻来讲,孩子的成长问题,就是很大一块儿。虽然,法理上强调抚养权归属的问题,但是,亲妈亲爸的身份,永远无法消除。

  所以,离婚过程中,如果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最好的方式就是,“离异夫妻”在未来的生活中要消除仇怨,并且愿意共同去承担孩子的成长责任。而且,不能因为各自要去“重组家庭”,就忽视原有孩子的感受。这方面的事情,现实情况并不乐观,但是也应该逐步的被强化起来。

  当然,回到虐童的问题上,国内对“虐童”的认知,在最近几年开始不断的深入。当然,也都是基于惨烈的案件在探索。事实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虐童”是被涵盖在“管教”之中的。即便孩子真的被父母打残,也只会触发道德层面的谴责,并不会上升到“虐童”的认知。因为,“虐童”本身更强调法理的意义。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虐童事件”往往因孩子的无力反抗,无力检举,很多时候无法被及时的发现和阻止。这导致,但凡“虐童案”已经走进公众视野,就说明“事情已经很大,结果已经很惨”。因为,就4岁女童被虐打的事情,也是因为就医时,才被发现的。

  所以,对于非致命的虐童行为来讲,可能有很多还隐藏在市井之中。因为,就国内的虐童治理来讲,如果不是殴打出明显的伤残,都会被概括为“不当管教”的结果。甚至,在既定的事实面前,“体罚”成为一种更中性化的表达(指代没有恶意,但方式不当的行为)。可是,就4岁女童被虐打致颅内出血的事情,作为涉事的后妈,敢说自己也是没有恶意吗?

  28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建三江警方了解到,此案当地创业派出所已介入调查,目前已经找到女童的父亲和继母,正在进一步审理中。女童目前暂无生命危险,仍在医院接受治疗。案件的定性和进一步调查需根据法医对女童的伤情鉴定结果开展,案件有调查结果警方也会适时向社会公开。

  自古以来,后妈普遍都是以恶毒的形象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比如白雪公主中的恶毒皇后、灰姑娘中的后母,而现实当中也确实有不少蛇蝎心肠的继母,后妈殴打孩童的案例频繁有发生:

  2019年11月,山东烟台有一女子,多次采用拳打、嘴咬等方式对其3岁的继子进行虐待,导致其身体多处受伤。

  

 

  2019年8月,泉州5岁男童被后妈殴打致内脏破裂,抢救无效死亡,生前还曾被用沸水烫伤,用书本戳孩子的眼睛和嘴唇,强迫孩子下跪。

  

 

  2018年12月河北7岁男童遭后妈虐待,耳朵中竟然发现带血的棉棒头,肝脏部分有阴影,下身被烫伤,还有多处伤痕。

  以上这些新闻,无一不令人感到愤怒,究竟是怎么样恶毒的女人,才能对幼小的孩子下手,这些孩子的亲身父亲,又都去哪了?可以说恶毒的后妈和父亲的不作为是酿成这些惨剧的原因。在黑龙江这起事件中,父亲除了不作为甚至疑似参与其中,这样的人,真的不配为父母,不仅没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甚至对自己的亲生骨肉下手,虎毒尚不食子,生而为人,已经毫无底线可言了。

标题回顾:黑龙江女童被虐打事件:“后妈心狠手辣” 为何多是生父不作为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