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和污染物传播是可信的,因为病毒可以在气溶胶中存活数小时,并且在一些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长达数天。这些结果与非典病毒(SARS-CoV-1)的研究结果相呼应,这些传播形式与超级传播事件相关,这项研究为减缓新冠疫情大流行提供了信息。
(图源:NIAID)
同时,研究人员强调了该项研究中的其他观察结果:
如果这两种冠状病毒的生存能力相似,为什么新冠病毒的传播性更强?现有证据表明,存在新冠病毒感染者无症状传播的情况。
与非典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的大多数继发病例似乎是通过社区传播感染的(特别是家庭聚集性感染),而不是在医院被感染的。
在另一份预印本论文中,武汉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从医院和周边地区收集的气溶胶传播数据。研究发现,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的病毒浓度非常低,但在医护人员换穿防护装备的区域以及病房的卫生间里,病毒浓度非常高。
PART 03
对病毒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该研究的参与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助理教授詹姆斯·劳埃德·史密斯说:“这些发现揭示了病毒在几种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不过,实验中的外界环境条件是不变的。相比之下,现实中的外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和光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病毒的存活时间也可能不同。例如,病毒在阳光充足的窗台或工作台上可能不会存活那么久。”
同理,研究人员测试病毒在气溶胶中存活的时间,把病毒放进喷雾器,再吹进一个旋转的圆筒里,让病毒在空气中传播,测试病毒在封闭空间中可以存活多久,这个实验过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于病毒在其他材料表面(如衣服或地毯上)的存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传染病专家丹尼尔·库里茨克斯表示:“根据之前的研究,新冠病毒在平的表面和硬的表面,比布料或粗糙的表面能存活更久。”
对于病毒在食物上存活的问题,库里茨克斯认为,大多数新冠病毒的感染始于呼吸系统,而不是消化系统,因此食物不是主要风险因素。但如果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桌子、门把手或其他表面,并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嘴巴等身体部位,就有可能被感染。库里茨克斯说:“更让人担心的是餐具、盘子和杯子,比如在自助餐厅里,很多人可能会拿这些东西。”
清楚了解病毒在物体表面能存活多久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当感染者打喷嚏或咳嗽时,携带病毒的飞沫很可能会落在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或工作台上,并将病毒传播给接触这些表面的其他人。
留在门把手的病毒可以存活2-3天(图源:Andrew Harrer/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PART 04
如何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播?
这项研究肯定了对新冠病毒应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在个人防护方面,以下措施无疑是必要的: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生病时待在家里进行隔离;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扔进垃圾桶;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件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