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个疑问:既然飞机上不允许使用飞行模式,那它为什么还叫飞行模式呢?就像珍珠奶茶里没珍珠,老婆饼里没老婆一样,飞行模式也一直“名不副实”。
但就在2018年1月15日,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认为开放机上PED使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说人话就是:飞机上很快就可以使用手机了!
激动不?还有人比你更激动,中国东方航空和海南航空先后宣布,从18日起正式开放PED的使用。其中东航称自1月18日零点,在实际承运的航班上乘客可全程使用具有飞行模式的手机。海航称PED开放的第一班航班HU7781海口至北京将在17日晚间9点10分顺利起飞,而且由海南航空的总裁亲自执飞,这两家为了争第一也是拼了,总裁都亲自开飞机。
图片截取自微博
▍此前为什么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为啥突然间就解禁了呢?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我们为什么不能开机?为啥突然间就解禁了呢?
这个问题还得从飞机悠久的历史开始说起,我们都知道,飞机在空中飞行需要和地面保持联系,尤其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而用来保持联系的媒介就是无线电。无线电分为各种不同的频率,不同用途的设备之间会使用不同的频段,如果两个不同用途的设备都使用同一频段,就必然会产生无线电干扰。
手机使用的各个频段
就好比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也会分为快车道和慢车道还有应急车道,如果汽车都按照自己的速度都保持在各自的车道上,道路就会通畅,而如果都挤在一条道上,势必会造成拥堵。
而早在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就有不少国家将军用飞机改造成民用飞机,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有飞机使用无线电了,这可比手机的诞生早得多。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手机开始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出现在飞机上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也不由得让不少人担心,手机使用的频段会不会影响飞机的安全?
确实,时至今日,还会有类似乘客在机舱打电话,飞机信号被干扰的新闻,但这些事件经过后续的实验,都无法确切证明飞机的信号干扰是手机造成的。因为可以产生无线电的设备实在是太多了,产生干扰的原因也很复杂。飞机安全无小事,虽然在受到干扰的时候,飞机可以使用备用频段,但为了飞行安全,就都给禁了。
手机并不会干扰飞机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