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女人地的乡邮员 农村乡邮员的艰苦经历

时间:2018-01-12 11:10:06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1982年7月,经父亲推荐,16岁的乡邮员接过了张完支局投递员的“重差”。1983年4月,因工作需要,乡邮员被调至老家—南丰镇,在南丰镇邮政支局一守就是31年,将来还会更长。
  
  31年来,他在南丰镇投递的里程超过72万公里,投递报刊、邮件超过670万件,复活“死信”4000余封,多次受到用户的表扬和县局的肯定。
  
  他所负责的邮路,沿途有14个行政村、16所学校,邮路总长度65公里。刚“接手”这条邮路,由于当时的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落后,整条邮路全是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遍地,是他工作之初的真实写照。由于道路状况较差,往往不是人骑自行车而是车骑人。但他无怨无悔,每一次投递,都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有时,为了一张名址不详的汇款单,他会把整个行政村跑一遍;为了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他会不吃不喝连续工作11个小时。他常说:“我做投递,就像我的名字一样,时刻传递新的希望,我投递的不是邮件,是一份深沉的爱”。朴实的话语里,足见一名乡邮员的真心。
  
  乡邮员说,邮路是他的爱人,“村邮站”是他的红颜知己。2009年,邮政在全省范围内开始建设“村邮站”。当支局长传达完县局的文件精神后,他就主动“请缨”。利用自己在各行政村的人脉,为“村邮站”在南丰镇的生根发芽充当“先锋”。短短20天的时间,他建设11个“村邮站”。并时常与“红颜知己”联络,把报刊、平信投递到位,主动关注平信的下家,热心询问收件人是否收到。积极地开展访销,一年的时间成了县局的访销大王。
  
  30多年的投递工作,乡邮员可谓是见过了大风大浪。“以前投递员使用的都是带有‘人民邮电’标志的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维修保养好的话能骑2-3年”。路况崎岖,每天使用,车子骑了一年多,就出现了各种“病症”。车子不“给力”,投递工作也遇到了窘境。如今,随着邮政事业的飞速发展,投递工具由自行车改为摩托车,“天不明就出班,晚上很晚才能归班”的状况从此得到了彻底改变。报刊可以看到当天的,普通邮件也提速了。邮政飞速发展了,自己的那份“痴情”还是不改初衷。南丰镇邮政支局因邮电分营现在为纯邮政营业网点,在2014年的区域经理制工作实施中,未有储蓄、保险业务,不能在系统内进行匹配与维护,因此暂未能划在实施范围之列。乡邮员听到后,怒目圆瞪,高吼“不中”。“我也可以开展走访,也可以像其他投递员一样贡献我的力量”。领导听到后,点头应许:“走访的事,你去做,系统的事情我们解决”。2014年5月份,《河南邮政区域经理平台业绩考核办法》出台后,乡邮员如鱼得水。在夏季的农资营销中,巧宣传、多动员,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游说成了“亲友团”,在自己的区域内辛勤地耕耘着责任田,实现了10吨的销售业绩,拿到了1000元的业绩分值。在2015年、2016年一季度他均是投递员访销业绩的领跑者。面对成绩,他笑着说:“重要的不是我获得了多少业绩,而是我为邮政又出了一把力”。
标题回顾:种女人地的乡邮员 农村乡邮员的艰苦经历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