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日前,江苏省消保委以百度两款手机app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两次约谈无整改为由,向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据《北京青年报》网站1月6日报道,江苏省消保委5日公布,1月2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经正式对江苏省消保委起诉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及相关问题一事进行立案。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手机百度”“百度浏览器”两款手机APP存在违规获取诸如“监听电话、定位、读取短彩信、读取联系人、修改系统设置”等各种权限,已经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停止其相关侵权行为。
另据江苏《新华日报》旗下移动客户端“交汇点”1月5日消息,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职责,于2017年12月11日就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及相关问题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一、案件背景
近年来,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各类电话推销、信息诈骗等情况时有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咨询与投诉也逐渐增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提出明确的要求。然而经营者维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意识不足、消费者维护个人信息安全手段缺乏,手机应用程序(以下简称APP)“越权”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几乎成为业内“常态”,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存在极大隐患。
2017年7月,省消保委结合手机应用市场上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情况,对涉及视听应用、图文阅读、金融支付、旅游出行等用户较多且具有一定行业代表性的27家手机APP所属企业进行了调查和约谈。2017年8月,省消保委就手机APP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存在四个方面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要求各企业认真对照,主动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方案,维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权,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按时提交了实质性整改方案,各企业从删除不必要敏感权限、增加消费者提示框、提供消费者权限选择界面、完善非注册用户信息保护等方面对手机APP进行了优化,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消费者个人信息提供了较全面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