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美国新面临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威胁,其中明确宣称:“弹道导弹助推器提供的高超音速滑翔器是一个新兴的威胁,将对导弹防御系统构成新的挑战。”
正是因为中国将率先获得新概念“反导克星”的轰动效应,“外交学者”的报道迅速引起外界关注。美国《野兽日报》28日称,在高超音速滑翔器领域,中国、美国、俄罗斯近年都加快了研制步伐,但中国取得的进展尤其值得关注。在2014年至2016年,中国就进行了7次高超音速滑翔器飞行试验。相比之下,美俄尚未进行过为实战部署而设计的此类武器的试验。美国《国际财经时报》28日称,“东风-17”这次试飞前不久,中国官方电视台在10月的节目中首次发布了疑似高超音速飞行器模型的照片(如图)。尽管还不清楚这个模型和“东风-17”是否有关系,但这是中国国家媒体首次发布类似高超音速飞行器的照片。
美国一手“攻”一手“防”
以高超音速滑翔器为代表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近年来被五角大楼看做是未来真正需要面对的“实际威胁”。在鼓吹“中国导弹威胁”的背后,美国凭借航天航空领域的技术积累,在该领域依然占有明显优势。只是中俄更看中高超音速飞行器带来的高速机动突防能力,而美国则倾向于借机推动“全球快速打击计划”,例如之前曾轰动世界的X-51A飞行器,它被视为美国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技术验证型号。
另一方面,美国也在加紧提升针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能力。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推动的增程型“萨德”反导系统就专门扩展了大气层内的拦截范围,并针对高超音速滑翔器等非弹道导弹目标进行了优化,号称“可以显著增强美军对高超音速滑翔武器的对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