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翻炒做歼-20之后,西方媒体近日又把焦点对准中国一款并不存在的神秘新型战机——“歼-18”垂直起降战斗机,似乎想把“中国新型战斗机热”推向另一个高潮,足以烧死各路军事媒体的神经。
最先爆料的是日本《朝日新闻》,该报在去年初声称中国首架垂直起降战机“歼-18”已经研制成功,并于3月份在内蒙古某秘密军事基地顺利试飞。
随后,媒体又翻出了国内论坛的一条假新闻,据称来自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络版,该假新闻最早给“歼-18”冠名“红鹰”。
随后国内外的报道则陷入混乱,首飞时间有点说3月,有的说4月,甚至是2008年11月,甚至还“公开”了性能:装有激光主动相控阵雷达、内置武器舱以及两个大推力矢量发动机,作战半径2000公里,技术水平超过F-22……
“歼-18首飞”无疑于一个惊天消息,在没有任何迹象,没有任何可能性的前提下突然出现,比歼-20的现身更加令专业人士瞠目。不过,日本人最先爆料的“歼-18首飞”却充斥着荒谬的笑料。
荒谬之一:“歼-18首飞”居然在内蒙古
了解常识的人都知道,战斗机第一次试飞只可能在生产厂家所在地进行。近期亮相的歼-20和歼-15都遵循着这个铁定原则。
中国几个主要的战机研制基地,包括四川成都、辽宁沈阳和陕西西安。内蒙古可能有军方的训练基地和试验基地,但绝对不是首次试飞的好地方。
荒谬之二:“歼-18”的性能好过了头
众所周知,中国在发动机技术仍处于不太成熟的阶段,歼-10和歼-20发动机仍需要继续提高可靠性,而“歼-18”却大跃进般用上了可垂直起降的“大推力矢量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