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22日,美国《防务新闻》发表了该机构派驻台北办公室主任温德尔·明尼克的文章《中国正在发展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文章援引中国军事博客上的内容报道称,中国可能已经在本月早些时候试飞了歼-18“红鹰”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报道称,歼-18同样类似于苏-33舰载战斗机。
“2005年,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名消息人士对我说,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正在考虑开展类似f-35b战斗机的项目。考虑到人民解放军投放海军力量的野心,中国有可能在开发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位于华盛顿的国际评估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理查德。费希尔说。
他同样援引中文博客的消息来源称中国开展了许多项目,包括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制造的歼-16战机,这是在歼-11b(苏-27)多用途战斗机的基础上开发的隐形性能更佳的对地攻击性战机,它配备有主动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内置武器舱。
此前,日本一家军事网站在其主页上发表文章《中国“红鹰”称霸亚洲》,称根据美国驻日本军方情报部门透露,中国的新型4.5代重型战机歼18(中文名“红鹰”)2008年8月就已经在沈阳飞机厂正式下线,2008年10月在北京郊区的某空军基地进行首次试飞,首飞暴露了歼18的某些问题。随后中国军方立即对歼18进行改进,并在2009年10月12日进行了第二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歼-18“红鹰”拥有出色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具备垂直起降技术,成为继歼-15之后的准航母舰载机。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歼-18战机上个月在内蒙古某秘密军事基地成功试飞,这标志着中国战斗机技术的进步。《防务新闻》还强调说,美国五角大楼因尚未有应对的策略,对此感到十分紧张。
据悉,中国歼-18作战性能对今天的飞行器有明显的优势,是一款杀手级别的战斗机,根据任务不同可分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模式。
权威资料显示,歼18战机具备超隐形的特征,安装了激光主动相控阵雷达,拥有先进的攻击能力,同时有完善的空中加油系统,作战半径可以达到2200公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歼18最新垂直起降战机可用于航母,和未来的岛屿攻击防卫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