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变冷,上呼吸道感染(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咳嗽、畏寒、头痛等症状)也进入高发期。尤其是咳嗽咳痰。
不少人都会选择吃梨、川贝、秋梨膏、冰糖炖雪梨、川贝炖雪梨等止咳的食物。但是!咳嗽也分热与寒!吃错了止咳药,反而会加重咳嗽等病情。中医里将咳嗽分为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燥热咳嗽和内伤咳嗽。
在选用中成药时,也会因药性的不同,分温、热、寒、凉。如果是风寒咳嗽,用了凉药,就像‘雪上加霜’,往往会用药无效或拖延病情;如果是风热咳嗽,用了热药,则会‘火上浇油’,往往会加重病症。因此必须对症服用。
另外,咳嗽还分痰、燥、表、里。
所以,有的人咳嗽吃川贝有效,有的人吃烤桔子有效,有的人喝白萝卜汤有效。
因此,如果你一咳嗽就吃冰糖炖雪梨,其实是不对的。
梨汤并不是万能的。
主要表现:咳嗽声重有力,咽痒,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
材料:大蒜2~3片,冰糖适量
制法:取大蒜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放入锅中去。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即可。
用法:一般一天2至3次,一次小半碗。(蒜可以不吃)
功效: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寒性咳嗽,肾虚咳嗽。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制法:以水三碗煎至过半。
用法: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功效:驱风散寒。
风寒咳嗽的食用禁忌:绿豆、螃蟹、蚌皮;柚子、香蕉、甘蔗、西瓜、猕猴桃;丝瓜、藕、茄子、冬瓜、慈姑、生萝卜等。
主要表现:咳嗽痰黄、稠,不易咳出,并有咽痛。
材料:白萝卜4~5片
制法:白萝卜切4~5薄片,放入锅内,加大半碗水,烧开后,再改用小火煮5分钟即可,水稍凉后再喝。
用法:一般一天3次,连用3天。
功效:白萝卜味辛甘,性凉,入肝、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白萝卜水用于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尤其适合2岁以内宝宝食用。
材料:雪梨1个,川贝6克,冰糖20克
制法:川贝6克研末。取雪梨1个洗净,横断切开,去核,再放入川贝末。然后将两瓣并拢,用牙签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倒入适量水,隔水炖煮30分钟即可。
用法:吃梨喝汤,每日一次,连服3~5日。
功效:清除燥咳,用于肺热咳嗽。风热咳嗽的食用禁忌羊肉,鸡,鱼,虾,枣,桂圆肉,荔枝,辣椒。
1.如果咳嗽有痰,痰色白或很清稀、或有泡沫、量多,人感觉怕风、怕冷,多是风寒引起的寒性咳嗽。
寒性咳嗽要选用宣肺、散寒、化痰、止咳的中成药,如蛇胆陈皮口服液等。
2.如果咳嗽伴痰黏稠、咯不畅、痰色偏黄或喉咙疼、口干,属于热性咳嗽。热性咳嗽应选用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成药,像急支糖浆、十味龙胆花颗粒等。
3.若秋天燥咳无痰、咽喉干燥,可选用川贝枇杷膏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药。
4.痰湿咳嗽以体弱老人居多,其特点是咳声重浊,痰多而黏腻、呈灰白色,进食甘甜油腻食物后加重,伴有胸闷、食少、体倦、大便稀等症状,宜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如陈夏六君汤(丸)、二陈丸等。多痰哮喘者不要服用生冷食物。
参考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最紧要健康GRT《进入秋天咳嗽个不停?咳嗽别盲目用止咳药,试试专家推荐的5碗食疗方!》、百草查询《秋咳分几种,对症选用中成药》
特别说明: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