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老师慌忙摆摆手,道:“算了,学校已经有候选人了。再说,我这么大岁数了,能让我上上课就知足了。”
刘春明心里明白,张老师一定是怕得罪学校领导和同事,便也没再说什么,心里却暗自打定了一个主意。
查无此人
这天晚上,刘春明趴在宿舍的台灯下,给“十佳教师”评委会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细述了张老师从教三十多年来的诸多感人事迹。在信的最后,他笔锋一转,质问道:这样一个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为学生献出一切的老师评不上“十佳”,公道何在?我郑重地向你们推荐张富文老师,他比谁都有资格获得“十佳”称号!
刘春明写完后,又看了一遍信,自己感动得差点掉出眼泪来。他相信,这封信也一定会打动评委的。可是,信寄出去后,却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回音。
不久,全市“十佳教师”的候选名单公布,张富文老师榜上无名。
刘春明是个犟脾气,他认准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特意请假去了市教委,决心问个明白。没想到,评委会负责人说,那封信他们收到了,也非常重视。但是,经查,市里的在编教师中,根本没有张富文这个人,所以他没有评选“十佳”的资格。
刘春明大吃一惊,说:“我们天天在一起,怎么会没有这个人?”
对方说:“你要不信,你过来我再查一遍。”说着打开电脑,调出本市教师名册,输入“张富文”三个字,显示:查无此人。
“难道是名字错了?”刘春明想了想,又让对方调出松山镇的教师名单,从头至尾、仔仔细细地查找一遍,仍是没有。刘春明一头雾水,怔了半天,问:“这名单会不会漏掉了人?”
对方笑了,说:“不可能,市财政给教师发工资就是按照这个名单,要是漏掉了谁,人家早就找上门来了。这个人肯定不是在编的教师。”
刘春明脑中灵光一闪,问:“那他会不会是民办教师?”对方断然否定:“咱们市十年前就清退所有民办教师了。”
刘春明又问:“那代课教师呢?”
对方又摇头说:“三年前,市里专门发文辞退了所有的代课教师,你想想,现在正式教师都用不过来,哪里还用得上代课教师?”
刘春明不死心,说:“说不定还没辞退光呢?”“不可能,现在所有教师的工资都是按照名单统一发放,代课教师进不了名单,那谁给他出钱发工资呢?”
刘春明也觉得不可能,可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张富文活生生的一个人,怎么会查无此人呢?
有情有义
刘春明满腹疑惑地回到学校,刚进大门,就看到校长阴沉着脸站在办公室门口。看到刘春明后,校长向他招手:“小刘,你来一下。”
刘春明赶紧跑过去,校长不高兴地问:“你是不是去市教委了?”
刘春明说:“是呀,不过校长,教委的教师名册里竟然没有张富文老师的名字,您说奇不奇怪?我这就去找张老师,带他去教委。”
“去什么去!”校长恼怒地盯着刘春明,“小刘呀小刘,你可坏了我们的大事了。”
刘春明感到莫名其妙,很委屈地问:“校长,我哪里做错了?”
校长又是摇头又是叹息:“刚才,市教委来电话,问张富文是怎么回事。唉,这个事情本来一直瞒着上面,这下完了,被你一下子给捅出去了。张老师这课恐怕是上不成了!”
刘春明心中一沉,更感到云里雾里:“校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校长让刘春明进屋坐下,叹口气说:“说来我也有责任,应该早点告诉你的。其实,张老师是代课教师,并不在编制之内。这事说来话长……”
原来,张富文老师从十八岁起,就当了民办教师,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转正。唯一的一次机会,还让给了一位生活困难的教师。结果第二年,市里取消民办教师编制,学校考虑到张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生计问题,留他做了代课教师。虽然张老师是骨干教师,但限于政策,待遇比正式教师差多了。可就是这样,张老师也毫无怨言,还是兢兢业业地教书。没想到,三年前,市里又要求清退所有代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