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张朋又如法炮制,邀请柳絮到酒吧“小聚”。然而,这次的如意算盘却落了空,柳絮没有应约,她正忙得不亦乐乎。张朋和李友一打听,两人都傻了眼,明白点说,李友晚了一步,踏了个空!
原来,柳絮把底一亮出来,抄底的光棍队伍就蜂拥入场,那底也越抬越高,竞争中,有个同事以一套三居室的新房另加一小笔存款捷足先登,而李友呢,在节节高涨的“底线”下,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而在这个时候,一个小暴发户也顺势抄了杨花的底,他轻松地付了别墅的钱,给杨花买了辆“奥迪”车。至此,单位仅存的两颗果实终于落地,树底下只剩下李友这样的穷光棍,在那空晃悠。
事后,张朋愧疚地对李友说:“你不埋怨我吧?”李友说:“埋怨个啥呀?我仍然感谢你!”李友说的是实话,他真的不埋怨。如今,股市法则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爱情,真的也能照此办理吗?李友陷入了沉思中……
篇二
俗话说得好,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大山十年前还是个百万富翁,可自从儿子生了怪病之后,口袋里的钱就像自来水一样哗啦啦流了几年,终于流成了一个穷光蛋。房子卖了,车子卖了,最后连值钱的家具首饰也拿去当了,好歹救回儿子一条命。可接下来还得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费用大着呢。
这天一大早,大山就到街头去揽零工。他在寒风中饿着肚子坚持了半天,终于等来了一个年轻的女人,说要改造一下卫生间,问大山会不会弄。大山忙不迭地说会会会。
女人又左右瞧了瞧,问要不要再找一个人。大山慌了,连忙给她拍胸脯:“这点活我一个人干就行了,最多两天就好!”
女人一笑,把他带到家里。大山估算了一下,再次保证说两天内一定完工,之后和女人说好工钱,就准备给她写下要买的材料。
女人挺热情,招呼他在气派的沙发上坐下,还端来一杯水,让他慢慢写。大山喝着水,无意间发现茶几上放着一封信,上面收信人的姓名写着“刘元宵”。
大山一怔,眼睛立刻定格了,这个名字好熟悉呀!他把目光往下移,当看到寄信人的地址时,他的心猛地一跳,这个山西的地址他肯定见过。闭上眼飞快地在脑海里搜索一遍,大山差点喊出声来,这个地址他不但见过,而且还亲手写过多次。写在哪儿?写在一张张的汇款单上。
十年前,大山有钱的时候,曾资助过十几名大学生。每次汇钱,他都不肯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在汇款人一栏里,总是填一个“吴需报”。大山取这个假名字的用意,就是想让受帮助的人明白,不必知道他是谁,自己也不希望他们来报答他……
大山竭力使心情平静下来,抬头问那个女人:“您爱人叫刘元宵吗?他老家是哪里的?”
女人点点头,说:“是呀,他老家在山西农村。”女人还说,老公以前家里特别穷,差点上不了学,现在,老公在某个局里上班,总算熬出头了。
大山的心又是猛地一跳,真是太巧了,自己竟然遇到了一个当年受他资助的大学生。对这个资助对象,大山的印象还特别深,因为他的名字特别好记,而且从他上高中时就开始资助了,整整七年时间,大山已经记不清填过多少张汇款单了。
大山不禁四处打量起这个屋子,看得出来,这是个富裕的小家庭。女人有点奇怪地问:“怎么,你认识他?”
大山忙说:“不不不,我只是随便问问。”说着,低头飞快地在纸上列好需要的材料。正要告辞时,女人的老公回来了。刘元宵十分年轻,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让人一看心里就有种感觉:嗯,这人一定活得很滋润!
刘元宵跟大山说了句客套话:“师傅,那请你多费心了。”大山张了张嘴巴,想说点什么,结果还是没说出来,扭头匆匆走了。
回到家,大山一口气啃了三个大馒头,咕嘟咕嘟灌了一肚子水,一抹嘴巴,把遇上以前资助学生的事对老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