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假期刚过,首都儿研所保健科和生长发育专家门诊外,俨然“十月围城”,等候叫号的孩子和家长里三层外三层挤满门口两侧。“一个月注射28针,中间停两天”,专家门诊外,护士给刚从诊室出来的一位妈妈说明治疗细节。这位妈妈说,女儿不到11岁,身高才150却来了月经。只能用药物注射推迟生理发育,抓住长高的最后机会。“医生说女儿身高增长已经完成90%,达到160的希望十分渺茫,155也行啊!”。
随后,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从诊室一出来,他妈妈和姥姥就争执起来。“医生都说了,豆制品吃多容易早熟,从小到大,你差不多天天给他喝豆浆,做菜顿顿有豆腐豆干!”姥姥愤愤不平:“孩子爱吃,何况我哪懂吃豆制品会早熟”。这个男孩12岁,不到160,X光片显示骨龄达到14岁,由于他胸部明显隆起,还得接受B超和激素的查检。 坐在我身边是从黑龙江来北京就诊的一对父子,父亲身高178,16岁的儿子才160,“当地医院说顶多能长到163。从小太爱喝饮料,虽然不胖,可发育早了。”孩子爸爸说,在老家已经诊断为性早熟,骨骼即将闭合,停止生长。
几位“病友”只言片语却让我瞬间头皮发麻,真为儿子捏一把冷汗。
发现孩子变声、发胖、猛长、胸胀,赶快上医院体检!
六年级开学以后,多人和我说起:“你儿子说话声音变粗啦”。我却发现,孩子身体各部位汗毛越发浓重,除了手脚和腿,嘴周围汗毛也在加重,“你要长胡子啦!”一个小伙伴开玩笑。他爸则发现,孩子小鸡鸡周围也长出汗毛,早晨起床,小内裤总是被撑得鼔鼓的,睡觉时还爱把被子或玩具熊夹在两腿间。
之前,我一直盲目自信,认为儿子将来必是大高个。他爸186,我160,他又遗传了爸爸的大长腿,体型苗条修长。孩子校医一句话却惊醒“梦中人”。校医说,发现孩子突然猛长或发胖,尤其出现变声、胡须、之类的情况时,尽早到医院做青春期生长发育体检,筛查性早熟。校医忠告:“发现得早一切还来得及,一旦女孩来月经,男孩骨头闭合,身高停止生长,就无力回天了。”扎心回忆:
11岁误喝蜂王浆突然来月经
校医的话,让我回想起小时候一段扎心的经历。11岁半那年,我身高158,在女生中挻高。当时走亲访友流行送保健品。我隔三差五就喝亲友送的蜂王浆和“太阳神”口服液。甜滋滋很开胃,父母也不管。还没到12岁生日,我就突然来了月经。上初中后,原来个子和我差不多的3个闺密一个长到163,一个165,一个169,我却160至今。根据遗传身高计算公式,我的成年身高应在166左右。“儿童服用保健品导致性早熟,影响身高”,我可以对号入座了。我妈感叹:“当初以为你怎么也能长到165,那个年代不明白小孩不能瞎吃。”眼下,只求11岁的儿子不要重蹈覆辙。
男孩早熟异常隐蔽,爸妈根本发现不了
儿子进入诊室,测量身高体重后,被脱下裤子。医生用一串像佛珠的专业工具测量小入诊室,测量身高体重后,被脱下裤子。医生用一串像佛珠的专业工具测量小鸡鸡发育情况。这串工具上的每颗珠子从小到大排列,每颗珠子上标有对应年龄数据。“哎呀,确实大了不少,如果是9岁之前开始发育了就属于性早熟,得药物注射。”我瞬间一头冷汗。医生说:“男孩9岁前,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是判断性早熟最基本的条件。男孩是否性早熟,家长非常难分辨,即使医生,不借助X光、B超等也无法快速认定,不像女孩,胸部一有变化能发现。”
空腹采血、X光、B超、核磁共振、身高预测,我失魂落魄的手拿各种单据,带着儿子的在医院的人海中穿梭,耳畔不时传来某孩子被确诊性早熟,长高无望的坏消息。儿子的检查结果也无法让我彻底松口气——手部X光测骨龄显示12-13岁,略超正常范围;采血查激素分泌全部正常。B超显示睾丸发育在正常范围内但偏大,但总算排除了“9岁以前开始发育”的嫌疑;核磁共振排除了脑垂体病变导致的发育异常。身高预测与生长曲线图显示,儿子已进入生长高峰,未来身高约是177加减5。177,乍一听不矮,可孩子他爸是186啊。经医生诊断,儿子排除了性早熟,不需要治疗,但属于“青春期早发育”。
儿子太爱吃肉,经常偷偷买零食、饮料,吃炸鸡类快餐,平时不爱运动,尤其向上跳跃类运动基本没有。医生说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早发育的“元凶”。医生开出的处方则让儿子瞬间眼圈通红:1,从此禁止吃一切鸡鸭肉,油炸食品,甜品,高糖零食和饮料。每天吃肉不许超过2两。2,每天进行跳绳或跳跃摸高运动3000次左右,浑身出汗发热,心率加快才有效果。3,每周固定参加游泳、篮球这类帮助身体拉伸的运动。4,半年后复查。
查出问题别怕,逼孩子健康生活,Byby甜甜圈!
这次体检给我狠狠上了一课。我把经历不断跟身边的妈妈们分享,着了魔一样动员妈妈们带孩子体检,尤其是男孩的妈妈。几位妈妈迅速带孩子体检。然而无一人“幸免”。这是几个孩子体检的大致情况:
男孩A,11岁9个月,身高147,体重75斤,查出骨龄11-12岁,因作业和体育特长训练较多,睡眠不足,运动量过大,生长发育缓慢,医生建议增加睡眠,适当减少巨烈运动。
男孩B,11岁,身高149,体重86斤,一年内突然发胖体重猛增10多斤,爱吃炸鸡,怀疑摄入激素。经查,骨龄12岁,验血显示孕酮等指标偏高。医生建议忌食鸡肉,减少肉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
男孩C,12岁半,身高150,体重90斤,父亲身高162,母亲身高151。查出骨龄14岁。医生要求坚持每天向上跳跃类运动,如跳绳、篮球。观察一段时间后或将注射生长激素。
女孩D,11岁半,身高158,体重120斤,骨龄13岁,超重,体脂超标,中度脂肪肝,胸部发育一年,预计半年内来月经。医生建议尽快运动减肥,以清淡素食为主。
“幸亏发现及时!”几位妈妈都感叹之前对孩子青春期发育完全“小白”,差点耽误了孩子。查出问题不是坏事,是逼着孩子多运动养成健康习惯的好契机。“Byby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
医生忠告,遗传身高只是个参考,究竟能多长还是少长5厘米甚至10厘米,完全取决于后天运动、营养、心态。我老公的经历便认证了这一点。老公他爸身高175,他妈160,他的遗传身高在176左右,实际身高却是186。老公说:“小学时我在班级一直是下中等个子,但我无球不欢,足球队,篮球队都少不了我,每天踢球打球至少1小时。家里穷,一个月也吃不上几次肉”。初一时168,初三时182,高中毕业时186。”
上周,儿子加入体校篮球队,每周训练两三次,每天放学都在小区苦练摸高跳和灌篮,几家大人约好,周末一起带孩子打球、爬山。
如果不是经历了这次“性早熟风波”,或许大人孩子还窝在沙发上吃爆米花刷手机。
孩子成长路上,父母的成长才是给他们最好的人生礼物。
“干货”清单,请收藏,以下几种情况须及时就医体检:
1.孩子近期快速长高或发胖。
2.发现孩子第二性征突然显现,比如男孩开始变声,出胡须、汗毛加重,下身出现体毛,女孩胸部发痛或有硬节等。
3.孩子睡觉时腿爱夹被子或枕头等。
4.父母个子矮,或一方个子矮。
5.孩子比同年龄人矮小或肥胖。
6.孩子已经多年没有做过详细体检,青春期已经开始。
青春期生长发育体检项目:
1,门诊挂号选择儿童保健科或生长发育科。如果挂专家号,找主攻内分泌、性早熟的专家。(各城市的儿童医院、妇儿医院均有相关科室)。
2,手部X光片查骨龄。
3,B超查生殖器官内部发育情况。
4,空腹采血查内分泌。
5,提交X光片和报告,预测成年身高,绘制生长曲线图。
6,根据医生建议,酌情选择是否做脑部核磁共振检查脑垂体。
鸡鸭等生长周期短,激素饲料用量多的动物肉类。蜂蜜、蜂王浆、人参、乌鸡等保健品、滋补品。豆浆、豆腐、豆干等豆制品。油炸食品、洋快餐。饼干、薯片等甜食、高热量零食。含糖饮料。反季节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