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睡觉很死,不过,上了高中就不是这样了,高一的时候妈妈回老家了,一天晚上我爸爸到我房间来摸我,我第一次就觉得很恶心,但是没有做声,后来,我爸爸经常来碰我,所以我很怕和我爸在一个房间睡觉,又不能和妈妈说.
也是经历这件事以后,我很不喜欢听爸爸的话,被妈妈还有阿姨他们说我不听话,说我老是惹爸爸生气,(我妈什么都顺着我爸)我又不能说什么,
我爸爸从外面看起来好正人君子的,认识他的人没有人认为他不是好人,都认为他很老实,但为什么,他会这样,我现在真的对男的很讨厌,特别是看起来很老实的男生..女主是个9岁女孩的妈妈,在婚姻中伤透了心的她,在女儿同班同学的父亲那里寻求到了温暖。然而这不为道德允许的温暖,究竟会是她的依靠吗?人到中年,还能否从异性身上得到温情?还是这种温暖,只能自己给自己?
01
我第一次见秦正,是在傍晚接孩子放学的时候。
小学的校门口人潮汹涌,除了老头老太太,就是年轻妈妈,鲜有爸爸的身影,高高大大的秦正就显得格外醒目。
他足足比旁边的人高出一个头,一看见他,我脑海里顿时出现了“鹤立鸡群”四个字。
放学铃响,我从走出的队伍中领出了女儿珍珍,转头瞥见一个又高又瘦的男孩走到了秦正身边。
不用说,他俩一定是父子,从外形就能看得出来,是一脉相承的高和瘦。
珍珍注意到我的眼神,小声说,“他叫秦子轩,是我们班的宣传委员,人可好了,我来的时候,他是第一个和我说话的!”
我笑着摸了摸珍珍的头,顿时对这个秦子轩有了不错的印象。毕竟这是她刚来新学校的第二天,我最怕的就是她觉得孤独,能有热心的同学招呼她,我就放心多了。
我没想到这父子俩是一样的热情,我刚拉着珍珍要走,秦正主动走过来跟我打招呼:
“你好,你是许美珍的妈妈吧?”
“你好,是的,没想到你能记住她的名字……”面对秦正的热情主动,我有些手足无措。尤其是他竟然记住了珍珍的名字,甚至让我有了几分感动。
“壮壮提起的,说班里来了个特别漂亮的女同学,没想到她妈妈也是一样漂亮。”秦正说的自自然然,但我的脸已经红到了脖颈。
看着他们父子俩离去的背影,我更加笃定,这次让珍珍转学是个正确的选择。
02
让珍珍转学,是我的主意。
我实在受不了和她爸两地分居了。自打珍珍出生后,我和许博远就一直异地,我自己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累的够呛。累还是次要的,我明显感受到和许博远之间的逐渐疏远。为了孩子,也为了婚姻,我硬是让珍珍从市一小转学,带着她来到了这个小小的县级市。
最明确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许博远。在他看来,县级市的教学质量和生活质量,哪哪儿都和市里比不了,我非要让孩子转学,就是自私。
但我不这么看。小学不是什么关键时期,相对于好的教学质量,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更重要。我固执地辞掉了市里的工作,联系好了这所县城的实验小学,就火速带着珍珍赶了过来。
来到这儿的第一晚,我很开心,用一下午的功夫把许博远的出租屋装扮一新,又做好了一桌子菜等他下班回来。许博远在这儿做项目已经五年了,眼下总算是可以一家团聚了。我想,明天就是周一,我和许博远赶紧带着珍珍去学校报道。她好久没体会过爸爸妈妈一起送她上学的感觉了,一定会很开心。
让我没想到的是,到了傍晚,许博远说单位有急事要回去处理一下,然后竟然一晚上都没回来。他在电话里支支吾吾说事情没处理完,晚点回,在我一遍一遍的催促下,直到天亮也没露面。
而我就握着手机,在女儿轻微的鼾声中,一夜没睡,睁着眼捱过了我来到这里的第一个夜晚。
03
许博远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赶回来,一见到我就直说对不起,说他们最近赶工,吃住都在项目上,总工都连轴转,他们底下人更不能回家了。
看着他风尘仆仆的样子,我也不忍心责备他,心想这也不会是常态,只好告诉他,我理解。
没想到的是,一连俩月,许博远回家的次数竟然不超过三回。之前我在老家,带孩子好歹有父母帮把手,平时没事了还能约姐妹们去逛个街,现在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周围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日子苦闷极了。
我原以为来到这里是一家团聚的开始,没想到等待我的却是另一种异地。自己内心的寂寞倒是可以忍,毕竟这么多年都习惯了。可我不辞辛苦带着女儿搬过来,仍没有换来许博远对女儿的陪伴,我就不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