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过程 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相

时间:2021-01-23 16:39:45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2、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

        据旧史记载,晋阳起兵时,李渊就对李世民说:“若事成,则天下皆妆所致,当以汝为太子。”这类说法恐怕是贞观史臣的虚构,而不可能是实录。试想,在太原密谋起兵时,连胜利的前景还尚难预ト,哪里会把所谓太子废立间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呢?实际上,李渊建国以后,是按照嫡长子继位制安排继承人选的,即把自己的长子李建成立为太子。李世民封为秦王,是一等亲王爵。

        在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长期明争暗斗的矛盾冲突中,李渊始终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李渊不希望看到儿子之间的相争,更不希望发生隋文帝杨坚时重新废立太子的事。在儿子们暗中较量的过程中,李渊总是尽可能使事态缓和。

        站在父亲的角度,李渊反对李建成、李元吉加害李世民;处于皇帝的位置,他又不愿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在觉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势不相容后,李渊甚至准备建东西两宫,土地分东西两半,让李世民“居住洛阳”,“自陕以东”由他管辖。这种办法,不仅是李世民不愿接受,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极为不满。

        在他们看来,李世民如果前往洛阳,手中掌握土地和军队,以后谁都无法控制他。假如把他留在长安,不过一个孤单匹夫而已,制服他易如反掌。李世民不愿离开长安,李建成、李元吉阻止其离开长安,不言而喻,李渊缓和矛盾的措施无济于事。而且事实上,高祖这一“平衡”政策在客观上助长了李建成步步紧逼李世民的恶念,也使李世民更加坚定了以武力争夺皇位的决心。最终李渊所不希望看到的“骨肉相残”的场面,终于成了事实。因此,李渊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玄武门之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相

 

        3、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其一,唐高祖李渊屡次私许秦王李世民为太子以及太子、齐王谋害秦王的记载,均为虚妄不实之词,是玄武门之变的借口。

        其二,政变的真正计划不但有截杀太子与齐王(已实施),还包括万一李渊暴力镇压,李世民弑父篡位的极端举动(未实施)。

        其三,玄武门并非太子齐王必经之路,此地并无秦王伏兵,亦未事先收买守将,因宫守轻忽恰好在此地拦路截杀。

        我们看到的玄武门之变的计划只是实施了一半,及成功诛杀了太子及齐王一党,且毫不留情干净利落。在对待李渊的处置上则没有实施,这是因为李渊知道大势已去,没有采取对秦王暴力镇压的手段,而是在尉迟敬德的胁迫下,任由秦王一党再次攻入东宫,将自己的皇太孙,也就是太子李建成的儿子斩草除根。

        可以想象,李世民对兄弟下得了狠手,对亲侄儿下得了狠手,若是李渊不从,秦王集团肯定会采取弑君篡位的举动。正是因为以武力逼迫高祖李渊,并诛杀兄弟近乎灭族的举动为封建礼法所不容,人伦道德所不齿,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会对历史记载进行大幅度的篡改。所以,新旧唐史中记载所谓事变前夕太子部署的告密,完全是对玄武门之变密谋已久、计划周详、下手狠毒的掩饰。

标题回顾:玄武门之变过程 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相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