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凌晨发了一条动态,“在新的年岁里,唯爱与岁月不可辜负,前路漫漫,感谢有人陪伴。感谢总有些人来了便不曾离开,愿这相识,直到生命尽头,至于衰老,此生只想予以一人看。”
今年的凌晨,我已经睡得不省人事,我已经明白这个日子不需要刻意去迎接,我知道它迟早会来。
说来也奇怪,生日许下的愿望果然灵验,若是缘聚没有缘散,乃是生命之不可求。亲人,朋友,爱人,在我看来是一个都不能少,在任何年岁里,还是唯爱与岁月不可辜负,这是我对自己的期望。
想起来,小时候过生日,家里人是用一碗抄手打发掉的,但是那个味道已经很多年没再吃过,平平淡淡的生日,一家人围在一起,似乎已经成了一件极其奢求的事情。
那时候天还没亮就要起床上学,平时都是自己做饭,但如果是生日,早早地,外婆就会开始烧火,我知道那是被捧在手心里的感觉,所以至今不敢忘记。秦大爷在门外伸进来一个头,含蓄地递给我礼物,心里乐开了花。那些年岁里,只有她让我知道,什么是生日礼物。
这是第24个生日,也是坚持写文的第三个月,说不出来它给我带来了什么,但总有一些东西能替你记住岁月的,譬如--文字。
想起来,作为一个一直坚持喜欢数学的人,整天写文貌似有些不务正业。但是总觉得,有些事,一定要去做,尤其是喜欢的事。
不想说什么特别文艺矫情的话,在这个节点上,只想对自己说,“姑娘,失了青春,别再丢了自己。”
-2-
前两天,和小伙伴一起被导师叫了过去,这一次很是心虚,走在路上双腿一直在发抖,心跳也加快。我和小伙伴在走廊上大眼瞪小眼,“怎么办?我没看。”小伙伴弯着腰,眯着眼说。
“我也没看,现在能咋办,只能往前走啊。”我走在前面,好像是在奔赴刑场一般。
能怎么办,这么久了,论文毫无进展,真不想去说做论文有多难,就算我确实去想了,但是想不出来的时候,就完全搁置在一边了。
虽说一直都很想做个论文出来,但是好像并没有为这份想要而付出过多少。
我准备了一个小问题问老师,算是蒙混过关,表示还在思考中,接下来再慢慢思考。趁着老师不在的时候,小伙伴望着我,“我该问个啥啊?”
“随便找个问题,把要做的套进去看看。”我一本正经地望着她。
“还是不知道问个啥。”小伙伴撇着嘴一脸渺茫。
“带进去看看定理哪里推不出来。”我给她出着主意,就像是相依为命的两只笨小鼠,在黑漆漆的洞里寻找出路。
“嗯,我看的时候还是觉得都看懂了,但是加了个圈,换了个题目,我就懵逼了。”小伙伴嘟着嘴,偶尔又咬一下笔头。
顿了会儿,她又继续说,“让我想想哈,打个比喻,这个就像是吃饭,吃的时候觉得哪个菜都很好吃,但是你让我做,我不会。”她边说边张着嘴哈哈大笑。
“对呀,说白了,还是因为懒。”我在说她,也是在说自己。
“对。”她点点头,表示强烈同意。
虽然我俩都笑了,在老师办公室笑得前仰后翻的。但是我们都清楚,菜虽难做,不学就不会,论文虽难,不肯花时间,就肯定没戏。
我记得在电影《驴得水》里面,结尾的时候,老校长对她的女儿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但是他女儿说,“如果让过去的过去,那未来只会越来越糟。”
被老师叫的时候,这句话就不停地在脑袋里面闪现,可能我们都在侥幸逃过一劫,但是下次呢,下下次呢?找工作的时候呢,毕业的时候呢?未来呢?根本什么都没有。
诚然,如果一直这样,这根本只会越来越糟糕。
-3-
青春拐了个弯,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突然就度过了本命年。很多年前,我写过一段话,虽然现在看起来稚嫩,但一直很喜欢。
愿岁月留下的
永远是那个
我们喜欢的自己
前不久给闺蜜打电话,她被家里人的催促压得喘不过气。我们都已经是24岁,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纪,在所有的父母眼里,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