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结
认为朝鲜要改革开放的人,或许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朝鲜需要国际上承认,或许默认其拥核地位。
正如侠客岛上一篇朝鲜文章中所分析的,在三中全会中,朝鲜已经明确向社会宣布自己是一个“拥核”国家了,现在摆在朝鲜面前的首要门槛,很大程度上就是如何让国际社会看待自己“拥核”这件事,也就是“拥核”地位确立与否。迈过去了,搞经济建设;迈不过去,局势依旧复杂。
可以预料的是,这件事情也将是接下来朝韩和美朝领导人峰会的核心议题。朝鲜能否顺利展开经济建设,关键在于届时能否就此问题达成共识。否则,金正恩很难宣布当下“核经并进”路线取得了胜利,更不用提接下来朝鲜想要进行的“先经战略”了。
那朝鲜自身和国际社会又是如何看待朝鲜核地位呢?
正是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朝鲜改革开放”的论断为何为时过早。
在朝鲜七大的决议中,曾对核武器有这么一段表述——
依靠强大的核遏制力从根源上消除美国强加于朝鲜的核战争危险,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只要核威胁和专横持续不断,将永远坚持经济建设和核武装建设的并举路线,从质和量两方面进一步加强自卫的核武装力量。
在这次三中全会的决议中,也有一段——
在未受到核威胁或核挑衅的情况下,朝鲜绝不会使用核武器,朝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转移核武器与核技术。
三中全会的决议是不是改变了七大的决议呢?在岛叔看来,非但没有,反而进行了升级,那就是朝鲜从拥有核武器到向核威慑转变。核威慑意味着让别人相信我有并且会使用核武器。而这个转变成功的标志就是,国际社会承认,哪怕是默认朝鲜是一个拥核国家。这也是朝鲜目前所追求的。
毕竟,前些日子朝鲜也确实通过所谓的“核武外交”尝到了一些甜头。金正恩从今年年初的新年贺词开始,一边与特朗普互怼,一边又积极向韩国伸出橄榄枝,创造了一些对话的机会,不仅朝韩局势有了一丝缓和,而且在东北亚地区,最终形成了围绕朝核问题对话谈判的外交气候。
在朝鲜看来,核武外交自然就成了保全自己安全,与其他国家展开外交的战略抓手,拥核地位对朝鲜来说自然是重中之重,朝鲜当然不愿意放手。
这次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朝鲜宣布不进行核试验,并废弃多次使用的核试验场,原因上一篇文章已经说过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时至今日,金正恩一直没有对“去核”做出正面的说明,只是强调停止核试验。这说明,朝鲜目前还未做好最终弃核的准备,而这与国际社会对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可以看看其他国家的相关表态。
韩国对朝鲜三中全会的解读是,朝鲜自发决定关闭丰溪里核试验场值得赞赏,韩国将与包括朝鲜在内的有关各方密切协作,积极争取实现可验证的、完全的半岛无核化。
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开幕的七国集团外长会上,共同社援引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的话说,日方引领外长会就朝核问题开展了讨论,七国集团将维持“极限施压”,促使朝鲜拿出具体行动。
毕竟,“不进行核试验”,并不等于“无核化”,朝鲜如何和国际社会共同管理这个心理预期,难度不小,也是症结所在。
脆弱
美国表态更是颇令人玩味。
在朝鲜宣布取消核试验的决议后,特朗普第一时间发推特对朝鲜的决定表示欢迎,并且期待美朝领导人会面。显然,特朗普没有仔细研读朝鲜的决议全文,否则,美国的官员后来也不会帮助特朗普进行各种“备注”了。美国官员提出了两点:一是特朗普与金正恩会面会提出迅速解除核武库;二是不会大幅度减轻制裁以换取朝鲜冻结核试验和导弹试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