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近防炮,所以当美军的“密集阵”近防炮列装时,中国海军羡慕不已。
后来,中国开始引进俄制AK630近防炮,经过中国强大的模仿和升级能力开发了730近防炮,最后,才有了如今应对大规模列装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的1130近防炮。
当然俗话讲,牛皮不是吹的,马儿不是推的。我国1130近防炮之所以能超过美国夺走世界第一的称号,凭借的可是硬生生的实力。
解放军海军舰艇使用的1130(730)近防炮炮弹为次口径脱壳穿甲弹,通过直接命中目标进行杀伤。主要防御来袭的导弹、飞机和飞行器,也能对其他小目标进行打击。1130近防炮最大火力为每分钟11000发,即每秒约183发。
家喻户晓的海军7管30毫米近防炮成为我军驱护舰主力近防炮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之前都是依靠老旧的双37和单管25毫米人工自动两用炮来担纲最后一道防线的任务。
但是随着海湾战争的爆发,美军A-10攻击机装备的GAU-8/A,7管30毫米机炮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的强大威力让我军认识到现代战争具备短促,猛烈的特点。
面对越来越先进,掠海高度最低已经达到3米的反舰导弹,我军军舰迫切需要有类似“密集阵”或GAU-8/A那样射速高,火力猛烈的近防炮,否则将只能被动挨打。
中国由于给730和1130近防炮配备了脱壳穿甲弹,虽然弹壳装药量不如美国的多,但是初速和威力要比美,俄高出不少。
前苏联设计制造的6管30毫米AK630近防炮是随着我军九十年代初引进现代级驱逐舰而进入中国的,与美国的思路不同,AK630是采用了火药燃气作为自动射击时的能量来源,而美国和中国则使用外部电驱动模式带动炮管转动完成装填,击发和抛壳。
AK630可以看成是一挺6管机关枪,虽然结构简单体积也可以做的比较小,后果就是射速有限,精度也差强人意,中国在深入研究对比AK630和荷兰“守门员”近防炮系统之后,决定采用西方的外部能源驱动模式。
但是由于630炮可以做的比较小巧,我国海军022型隐身导弹艇在前甲板上安装一门该炮作为对空和自卫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