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仁:调和气血养生茶

时间:2024-04-13 20:11:32 编辑:小读报刊 来源:网络整理
默认
特大
宋体
黑体
雅黑
楷体

中医典籍大全 >>>【中医宝典】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编者按

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临床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五老”之一李济仁老先生年过80仍能行医治病,其肤色与精神几乎与年轻人无异。在介绍他为什么他这么健康时,他完全归功于他自己配制的养生茶。

那么李老先生的养生茶是怎么配的?为什么这么有效?如何正确制作和饮用这款养生茶呢?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中华医药》采访了一位8旬老人,老中医李济仁。李济仁教授是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内风湿病学、新安医学的学科带头人,国务院首批硕士生导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临床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五老”之一,现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

作为《黄帝内经》研究专家,李老自己揣摩总结了一套运动养生的保健方法,方法之一就是气血双补茶汤,或者又被称为李济仁养生茶。

李济仁养生茶

【配方】

黄芪 10~15克

西洋参 3~5克

枸杞子 6~10克

黄精 10克

【用法】

把药放到茶杯里,冲入开水,然后盖上盖子,闷5~10分钟就可以了。一天一杯,水没了就续一点,最后把杯底的药材吃掉。

为什么李济仁养生茶这么有效呢?

《黄帝内经》中说:“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中医认为人体健康有一个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气血充盈而调和。这个“气”就是使机体正常运转的能量,好比战斗力;这个“血”就是包括血液在内的、产生战斗力的各种营养储备。

血充足了,四肢百骸、五脏六腑才能够得到濡养;气充足了,这些濡养才能得以完成。气血充足,并能够良性互动,人就会健康,精力旺盛,气色也好。当年李济仁之所以会出现头晕,现代医学认为是高血压导致的,而在中医看来,那种情况属于气血亏虚。首先就是血虚导致了李济仁出现疲乏和困倦,当血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血产生的气也会不足,这就又会出现气虚,气不能够推动血来濡养头脑,就会出现头晕。

气血被疾病所损耗,当然人的精力就大不如从前了,而我们再看现在的李济仁又俨然是一个气血充盈的状态,看来,的确是和他喝了30多年的那杯药茶有一定的关系。

李济仁养生茶的功效

养生茶中用到的四味药都是补药,黄芪为补气药,其余三味均为补阴药。

李时珍称黄芪为“补药之长”,其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敛疮之功效,可以补养五脏六腑之气。

黄精是一味滋补五脏的妙品,《名医别录》把它列为上品,其味甘,性平,能养阴润肺、益胃补脾,具有“补诸虚,填精髓”的功效,主要用来补血。

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之功效。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寒,具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之功效,其功用与党参、人参基本相似。由于西洋参补气养阴、润养五脏,而无温燥上火之弊端,所以被视为补药中之上品。其性偏凉,与偏温的枸杞子相配,就是寒温并用,共奏补气、补血之效。

李济仁养生茶配方,四味中药,量少而专,兼顾气血。这四味中药混合在一起浸泡出来的药茶,能够达到“调和气血,活筋通络”的目的。血濡养全身,离不开气的推动,气的产生少不了血的生化,达到了气血和则百病消的效果。长期坚持喝这种药茶,可以使自己的精、气、神到达一个最好的境界。所以,气血和,百病消,养肝肾,美容颜。

李济仁养生茶适宜人群与禁忌

李济仁气血双补茶不仅可以调理气血、通经活络,对于高血压、高血脂也有实际疗效。其主要适宜以下人群饮用:

1、工作压力大经常面对电脑;

2、月经不调,脸色发黄的女性;

3、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人;

4、失眠健忘、食欲不振者。

但由于其中的枸杞温热效果相当强,因此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或者例假期的女性最好不要喝。

》》编后语

当今之人,运动少,动脑多,因此气血亏虚为多,李济仁老先生的这个养生茶方正可以“调和气血”使人的精气神达到一个好的境界。工作辛苦的您如果有头晕目眩的情况,不妨喝一杯李济仁养生茶哦。

︱名医介绍︱

李济仁,李济仁教授是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国内风湿病学、新安医学的学科带头人,国务院首批硕士生导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临床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五老”之一,现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

来源:《中华医药》,本草铺,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宝典App】中医古今书籍700余本在线/离线阅读

关注【中医宝典】系列微信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五劳”你占了“几劳”?

肝、肾、脾虚不虚,看腿就知道

娄绍昆:汪阿姨教我的这16张方,使我受益终生

车前草——对付痛风的宝

敲胆经---敲掉垃圾、敲除白发、敲掉肥胖

简单了解捏脊法~

打通督脉和膀胱经——防治众多疑难杂症的万能功法

理解方剂与组方

不应失传的中医绝招:失去的是宝贝,受苦的是百姓!

五运六气,破解千年迷雾

12经中药规律,汇总分享!

孙思邈谈养生——养性十条

没有丑女人,只有“脾虚女”

脾阴虚、脾阳虚,还有脾气虚,脾虚有不同,调理也不同

你会睡觉吗?——中医谈睡眠

彭奕竣:糖尿病,一个病人都治不好的医疗骗局!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抵抗力这么差?

为什么张仲景要不厌其烦交代饮食禁忌

食物也是药——杂谈食物的四气五味偏性

现在为什么面色白里透红的人越来越少?

为什么服药忌食辣椒?

我们为什么要远离寒凉?

血瘀一族要活血,轻松化解经期血块

易经与中医

最全十四经脉高清动图,所有穴位都有!再也不怕找不到穴位了!

先天不足到底能不能补回来?

董氏针灸放血疗法及临床效果

不除体内湿与燥,有病永远不会好

荷兰专家发现医疗神器!中医淡定:我们用了几千年了...

专治颈椎病的中医特效方

癌症为什么“年轻化”?

暑湿致百病:湿是夏季养阳的最大敌人

血栓当天会向你发送6个暗号,收到1个就能救命!为家人看一眼

几乎失传的手诊口诀:长寿密码,就在手上!

打呼噜与血瘀

宫寒是一切妇科疾病的根源!

最伤肾的两种情绪,一个是恐惧,另一个是......!

带脉——女人的安全带

气结、气闭、气郁......百病生于气!

李辛:很多人都在补肾,其实所谓的肾虚只是一个假象

十人九胃——人人应知的养胃秘方

人民日报:别拿养病当养生!毁掉你健康的,正是这些“好习惯”

清凉解毒话丝瓜

健胃消食鸡内金

孙思邈曾说,此穴无所不治!3个动作拉开它,大病恶疾都远离!

疏通经络,负面情绪自然消失

肾气足,百病除,补肾十法

漫谈气滞血瘀

躺着看手机,伤害的不仅仅是眼睛!

赶紧摸摸你的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再不重视就晚了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痛风怎么办?

鱼腥草抗雾霾三步骤

治疗病毒性感冒用这些中成药,疗效可靠见效快!

治疗失眠的千古名方----酸枣仁汤

蚕豆,健脾化湿、补中益气的宝

把大米炒一下,竟成了一味药!刮走肠道毒素垃圾,大肚子消失不见!

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中医解梦,比“周公”靠谱!

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不是盐而是它!再不忌口就如同天天吃砒霜

什么情况下应用附子

“三伏天”养生之道

夏日良药:说说马齿苋和紫苏

您会洗澡吗?从中医养生角度谈洗澡与健康的学问

夏天就该“热”着过

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藏在开裆裤里的老祖宗育儿智慧

从中西医治鱼看中西医差别

为什么你家的孩子老生病?

看手知状况,捏手保健康 -- 季氏手诊手疗法

桑叶、黑芝麻:让老人从头到脚都通补

现代人常见“上热下寒”,张仲景这个方子管用!

万病的根源:腹部积聚

小龙虾:应时而生的美味

打屁屁养生法!女性尤其要看看!

寝不横尸,卧不覆首,眠不北向: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熊继柏:“执简驭繁、一通百通”学中医

熊继柏:“执简驭繁、一通百通”学中医(续)

夏至养生防“三滞”

想要“精气神”,先要补五个漏洞!(附道家养“精、气、神”方法)

心脏病的神方:瓜蒌薤白白酒汤

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亡了文化比亡国还惨

今天你对中医爱答不理,明天中医让你高攀不起!

从“膳食宝塔”谈养生

冬病夏治三伏灸(含三伏贴)

这些乱来的儿童养生,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五输穴:人体自带的灵丹妙药

胡大一:不做心脏支架、心脏搭桥就只能等死?太荒谬了

一切气病,先开四关

男人养生要先养精

外科医生挖肉,内科医生下毒,放疗科医生烤电,最后病人死了,癌细胞还活着!

怎样祛除体内湿气?最全的“湿气”科普在这里

奇经八脉再认识,学好经络不用愁

把大米炒一下,竟成了一味药!刮走肠道毒素垃圾,大肚子消失不见!

健脾是治疗一切慢性病的关键

化学教授自学中医治愈绝症,直言西医只是一个医疗超市!

一位好中医,就是一所全科医院

胡大一:过度体检、过度医疗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阴阳转换大法-中医千古不传之秘(续)

从患癌到肿瘤消失,我更加确信睡眠比什么都重要

蚕豆,健脾化湿、补中益气的宝

倪海厦真言——真心之言!

癌症的真相

这一次,把艾灸说明白

董洪涛博士药方汇总(摘录)

痛经第一方,传承1800多年,只有1%的中医人知道

阴阳转换大法-中医千古不传之秘

治疗腰背痛的奇方:独活寄生汤

【真事中医】刮痧仅能保健吗?-- 访上海问痧堂堂主李道政

服用三七粉有8大禁忌,不可不知!

张锡纯的一些名方(上)

张锡纯的一些名方(下)

最简便的保健法 -- 扣齿吞津

为什么你永远遇不到一个好中医?

三魂七魄,看看哪个已不在您身上?

不治之症的治疗方法——性理疗病

孙思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生姜疗法”大全

余秋雨:没有中医,中国人都是谁养大的?

舌诊图谱大全

后溪穴:振奋你一身的阳气

水果吃出病的多,还是吃出健康的多

水果吃出病的多,还是吃出健康的多

林杰:疾病的本质

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藏在开裆裤里的老祖宗育儿智慧

久病不愈,可能是水果在作怪

姑娘们,请把你们的裤腿放下来!

收好老祖宗留下来的7把救命钥匙,告诉家人朋友无上功德

比输液更可怕,比抗生素副作用更大,这种治疗方式正在扼杀你的元气

飞行员用的恢复视力方法!只要坚持,0.2变1.0(真人指导)

减肥不在于节食,在于补肾!

万病从根治——如何清除人体多余的水湿

什么是真正的中医?(序言)

5分钟的感冒消退法

中医揭示疾病根源

鲜为人知的补虚药

中医解释孩子“七不责”

“七损八益保精气”,房事养生他好你也好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说说六味地黄丸

化繁为简,一味药也能治病(65种单方大全)

人体体表“青筋”凸起意味着什么?

针灸处方及腧穴学歌诀

中医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自学中医入门必读

火罐

进补的禁忌

伤食的中医疗法

气虚胃痛忌食物品

不能一起吃的“食物冤家”

人体经络

经脉

络脉

气功

药茶

手诊疗法

火疗

推拿

中草药

刮痧

艾灸

病因理论

奇恒之腑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太极

药酒

针灸

药线灸

六腑

痰饮

瘀血

中枢

阳跷脉

阳维脉

开窍通关法

表里双解法

温里回阳法

清热泻火法

重镇安神法

平息内风法

理气法

理血法

祛痰法

驱虫法

固涩法

补益法

治痈疡法

消导化积法

解表法

涌吐法

泻下法

和解法

祛风法

祛暑法

祛湿法

润燥法

精、血

津液

毒气

气失常

气血津液失常的相互影响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邪正盛衰

七情内伤(内伤七情)

劳逸过度

饮食失宜

八纲辨证

脉诊理论

防治原则

发病机理

中医文化起源-易经

中医文化起源-道教

中医文化起源-儒教.

中医的整体论.

中医的世界观

阴阳失调.

病变机理

外感六淫

中医五行学说

中医藏象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子午流注学说

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

中医阴阳学说

中医疾病观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中医五行归类表

经络与时辰

十四经络图【经络穴位全图】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张仲景六经辩证中顺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皇帝壮阳吃什么?

中医的起源

                               .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第一部分】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第二部分】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第三部分】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第四部分】

标题回顾:李济仁:调和气血养生茶
Copyright 2012-2019 www.dubaokan.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163272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