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哲学论文[1],是毛泽东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的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曾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过讲演。现在读来,赋予现实背景,又会有新的感悟。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是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的。
毛泽东在选集中提到:“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光明网曾撰文《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2],简单概括为: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1945年以前)——封建主义与民主主义之间的矛盾(土地改革)——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就有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十八大报告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面临新的社会形势,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判断。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其理论来源正是基于毛泽东思想中矛盾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各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各项事务纷繁复杂,各种矛盾纵横交织。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
“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我们今天的蛋糕已经做大: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第二、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第一、农业生产总值第一、工业生产总值第一、国际贸易总额第一、出口总额第一、外汇储备第一[3]……,但是并没有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水平,蛋糕也没有分好,这正是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到的“矛盾的特殊性”。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状况。比如居民收入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地区之间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城市的收入较高,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收入较低;贫富差距太过明显:生态环境问题还需长远计较;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医患纠纷不断涌现: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素质不高;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贪污腐败问题需继续严格对待……
老一辈人经历过那个年代,看待事物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新时代青年,平常更应花时间选择去读一些诸如《毛泽东选集》、《鲁迅全集》之类,而不是沉迷游戏、网文爽文。通过对经典的反复阅读,大到对国家治理、国际局势的理解,小到个人日常为人处世,都有所裨益。
?UJN
[1] 《矛盾论》: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arxist.org-chinese-mao-193708.htm [2]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http://news.cnr.cn/theory/gc/20180606/t20180606_524260566.shtml [3] 世界银行: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CD